听了小乌姑娘的倾诉,我尽量地安慰她,鼓励她,给她讲一些圣人圣女在艰难困苦中接受天主试探,修德成圣的故事,希望她能从圣教道理中找出答案,正视失败,振作精神,校正自己前进的步伐。
今年我选用《宗徒大事录》中的这句话:“施比受更有福”(宗廿35),做为四旬期默想的方向。它不仅仅是一句道德劝说,或一个外在的命令。
其实,人生在世数十年,如果说历史是人社会的镜子,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需要许许多多的镜子,玻璃的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模样,知道了胖与瘦、黑与白、丑与美;心灵的镜子,看到了自己的心灵,感知到了自己的良知与鄙劣
耶稣的苦难延续到世界的终结,因为这是一段分受全人类痛苦的历史,持续临在於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总之,逾越节三日庆典是值得纪念的一个爱的盛事,它令我们坚信,在生活的考验中我们绝不会被遗弃。
新约中天主的慈悲耶稣是旧约的满全。旧约中预言许多未确定的或不是明确的事藉着耶稣获得它们的意义和圆满。天主的慈悲在旧约中的意思最终通过耶稣被启示出来。耶稣是天主对世人最极致的慈悲。
人无法预测自己生命什么时候结束,每个基督徒应时刻准备好,警醒自己日常生活中有否做到应尽的本分工作,像玛窦福音中所讲的十个童女的比喻那样:五个糊涂的童女带灯不带油,新郎来了,她们还在买油,结果被关在门外,
教宗继续谈新约圣经的基督徒希望,阐明了团体和教会对於保持希望的重要性,勉励我们不断呼求希望之神——神圣,在互助互爱中坚守基督徒的望德。
教宗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当天他以圣保禄宗徒在《罗马人书》中的教导阐明基督徒的希望具有喜乐的特徵,勉励我们做天主之爱的工具。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2015年,田晓庭神父的一篇文章《代表神父们说几句话》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有为神职的艰辛履职感动的,有为神职的不被人理解难过的,也有认为司铎既然将自己奉献给了基督,就要抛下个人感情和家庭牵挂等世俗情怀
前段时间,堂区举办圣经学习班,在授课中,潘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一个感人至深的见证。在台湾有一位擅长烹饪的姊妹,非常热衷于为教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