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蒙蒂尼教宗来说,领导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的教会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不受不了解和批评言论所左右,即使必须承担痛苦,甚至面对强烈的攻击,也在所不惜。
讲解第二段读经时,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了教会的“司祭形式”:“沿着导师和上主的足迹,教会团体蒙召坚定不移地走服务的道路,完全彻底地分担同时代男女老少的命运,从而向所有人见证天主的爱、由此而播种希望”。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勉励他们效法蒙召皈依的保禄,聆听和顺从天主的声音。
中国教会将在公益服务中锤炼出现代品格,赢得其存在的合法性;中国社会也将蒙薰宗教精神的雨露,成为道德与文明的现代国家。
教宗首先指出,“我们蒙召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我们人民的心灵遭受著威胁”。一方面,规范和立法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在实际实施受到普遍承认的权利上却不断恶化,人们逐渐将不平等现象视为正常而予以接纳。
“我们蒙召重新发现自己是在天之父的子女身份,我们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并接受委托来管理大地;藉著耶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我们获得救恩而再次受造,又因圣神的恩典得以圣化。
诚如本笃十六世教宗在阿帕雷西达会议开幕致词中所言,教会蒙召“提倡正义,保护穷人”。教宗方济各也清楚表明:“核心议题在于如何使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权利,以及保护原住民特色及其土地之间相调和。”
面对司铎的危机,教宗继续说:“有时,我们需要离开重要而荣耀的地方,回到我们最初蒙召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清楚知道我们的圣召和力量都是来自天主。”
“透过一种有复活的主和祂的神明显临在的团体生活,你们奥斯定会的会士们蒙召见证教会的那种炙热、活泼、可见及具有感染力的爱德。
教宗指出,“这是每个基督徒蒙召在信德中应遵循的成全之道,朝著最终目标前进:在永恒的生命中与天主完全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