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修者是天主的无边界圣堂在教会的献身生活中,有个比较独特的圣召,有些人蒙召度与世隔离、默观退隐的献身生活,以特殊且彻底的方式,相似在山上祈祷的耶稣,活出并表达出基督的逾越奥迹。
我挤进了圣堂,上了唱经楼,看到了郑瑞平神父和另外两个外地神父正在举行弥撒圣祭……下午3点钟,弥撒结束了。教友们带着满脸的喜悦,愉快地回家了。郑神父则在堂院与十几位会长交流工作。
最近一次在《亲爱的教宗方济各》新书发布会上,他对来自中国的小朋友说:我的圣堂有来自上海佘山圣母的圣像,我每天都在她面前为中国祈祷。
我们一起去圣堂参与弥撒,一起去拜望金主教(老主教还请我们共进西餐呢),一起去城隍庙吃小笼包,一起去公园散步,还一起去杭州游西湖,品尝“叫花鸡”;而他们也成了我父母全家的大客人。
到2006年底,香港有教友约25万,堂区50余个,大小圣堂近百,神父300多人,1位枢机,1位主教。修女500多人。香港天主教会办有幼稚园40余所,中小学260余所,大专院校2所。
在杨老师生活的小区有很多贫穷人,有一家是在楼下看管自行车的,杨老师经常给他们送东西、送衣服、送钱。他们有个侄女做手术需要费用,杨老师也给他们捐钱。杨老师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但他很低调,不愿意公开。
报到那天,我和同时入学的老乡签了到,各自领了一件小白衣和一本《新经全书》,找到了自己的床铺休息了一会儿,虽然年轻,毕竟也坐了一千多里地的火车。
又有一群日军来到天主堂大门口,文主教闻讯后,派贝德良神父(R.P.EugebeBertrand,法国)和夏露贤神父(R.P.LueienCharny,法国)与日军交涉,但两人刚走到大门口,就被日军扣押,并锁在门房的小屋内
圣·凯瑟琳大教堂可能是布鲁塞尔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200年的一座小教堂,而现在的这座混合着罗马式、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雄伟建筑于1854年建造,十个世纪以来
教会圣师──圣女小德兰(St.ThereseofLisieux)曾表示,她相信,只要世上还有一个人受苦,在痛苦中哭号,那么被钉十字架的爱的胜利给天上带来的欢乐就未圆满:我深深相信我在天堂也不能懒散;我渴望继续为教会及为人灵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