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兰修女德兰修女,她是神圣之爱的实践者,是照亮黑暗的光明使者。她宁愿自己承担内心的煎熬和痛苦,也要让每一个贫困者和濒死者活出尊严和喜悦,因为她听到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我渴!
教宗提及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的榜样,说:「一名微不足道的小修女走遍大街小巷收容垂死的人,让他们能有尊严地离世。这名小修女以祈祷和善工行了奇事!一名女性的卑微使教会的爱德善工得以革新。
贤士们在这段旅程中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与黑落德的相遇。
一位显赫的君王,赦免了欠他一万“塔冷通”债务的人,而这人却不赦免仅仅欠他一百“德纳”的人,——对比之下,这是一个小的可笑的金额。无论我们互相宽恕什么,比起天主对我们的宽恕,真是微不足道的。
欧尼刻实在名副其实,因为她用圣经劝诫、教导、养育她的儿子弟茂德。她的母亲是罗依(Lois,“适合”或“合意的”),她们母女二人令人钦佩之处,在于她们对弟茂德信仰上的影响,使他从小就明白圣经。
接着,教宗谈到当天弥撒礼仪三篇读经的丰富内容:第一篇取自德训篇第二十四章,第二篇取自圣保禄宗徒致厄弗所人书的开场白,第三篇则取自若望福音的序言。
根据圣伯尔纳德的作证,当圣母显现露德要求圣女念玫瑰经的时候,她自己也和圣女一起画十字圣号,念愿光荣归于父……。
(梵蒂冈新闻网)新真福马里亚诺·穆列拉特-索尔德维拉(MarianoMulleratISoldevila)把关怀近人和散播天主圣言,作为自己的圣召。他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殉道,年仅39岁。
在《玛加伯书》中,犹大对阵亡者的善举(加下十二45)和圣保禄在《格林多前书》中关于“爱永存不朽”(十三8)的思想为教宗提供了对复活的第二个省思,即行爱德是“对生命的质询”,关乎著“复活的问题”。
在受迫害的时期结束后,教会便开始实施“基督徒的爱德”,建立医院、孤儿院和收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