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是该安享晚年的,可是这位老修女,她每天都会迈着颤巍巍的步子,去探访那些在苦海中挣扎的人,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被人遗忘的人。雪中送炭的意义永远要大于锦上添花。
信德讯3月28日基督苦难主日,迎来了中国教会第五个“赈灾捐献日”。尽管受新冠疫情及“双暂停”的影响,各地教会经济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全国神长教友仍积极响应“一会一团”的呼吁,慷慨输将,奉献爱心。
禁食对我来说,在理念上已突破了一贯以自身有病为借口的理由,天主借着他的仆人鼓励我、肯定我,终于使我走出了这一步。万事开头难,突破就是成长,这是我给身边人的口头禅。现在,我从心里说:禁食祈祷真好。
在弥撒中当天神父再次热情的宣讲为何要敬礼主的慈悲、慈悲的来历以及慈悲敬礼对人类现在的需要。强调人人要信赖耶稣实践仁爱,借弥撒圣祭隆重的把全人类特别把中国教会奉献给慈悲的救主。
可是,有信德的人常常遇到这样的诱惑:阻挡圣神的去路,甚至把祂引到其他方向。这种诱惑在初期教会也并不罕见。礼仪选读的《宗徒大事录》就记述了西满伯多禄的经历。
教宗接着勉励「要注意与人的关系,在生活中落实信仰,使话语成为善行,尤其要对最急需的人行善。要留意所讲的话,洁净口舌,不说冒犯、粗鄙或世俗道德沦丧的话。
当人们目睹他们的基本权利,如食物、饮水、健康照顾或就业的权利遭到否定,他们就会用武力来获取了。
我高声向上主呼求,我高声向天主求助。我向祂倾吐我的愁苦,我向祂陈述我的忧虑。当我精神愁苦的时候,惟有你知悉我的路途。在我行走的道路中,他们给我设下陷阱。
祢是我的快乐(将临期第三主日星期三)“的确,上主必要怜悯熙雍,怜悯她所有的废墟,使她的荒野成为伊甸,使她的沙漠变为上主的乐园,其中必有欢乐和愉快,歌颂和弦乐之声。”
众所周知,每当神父举行感恩祭礼——弥撒,都是在纪念主的晚餐,宣告主的死亡和复活,并期待祂的再次来临。但在圣周四要特别纪念主在最后晚餐中建立圣体圣事,并留给我们爱的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