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勉励众信友,这慈悲禧年的四旬期是藉着聆听圣言和慈悲善工,终能走出个人生命歧途的有利时机。因此,神形善工永远不可分离。
因此,教宗与莫斯科宗主教的会晤是大公运动走出的重要一步。
常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心态忧国忧民、替水深火热中的兄弟姊妹着想,用具体的行动为他们分忧解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当晚的祈祷守夜礼中有3个感人的见证,分别是一个经历儿子自杀悲剧的家庭、一位因信仰基督而被迫害的巴基斯坦政治难民,以及一位走出年少迷惘阶段的男性。
这烛光见证了每个人是怎样与天主相遇,又是怎样抛弃了天主,远离了天主,到处流浪,受尽了委屈后狼狈的重回父家;这烛光是带我们走出内心的黑暗,进入光明前程的记号。
有个孩子垫着脚用饮料瓶子灌了圣水,走出教堂。不一会儿这个孩子又回来了,继续着刚才的动作。手中的瓶子还是刚才那个,笔者再次起身,拉着孩子,小声告诉他不要玩圣水。
他们必须从父母身边脱离,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当耶稣引述创世纪中关于婚姻的话时,他就看到这一点了:为此,人要离开父亲和母亲,依附自己的妻子,两人成为一体。
事实上,谁若想得到光明,他就必须走出自我,出去寻找:他不能自我封闭,停滞不前,只顾周遭发生的事;他必须用自己的生命下注。
那胆怯让人不敢走出去向他人传扬喜乐。」第二个图像是撒玛黎雅妇人用来给耶稣解渴的水罐。它是爱的「具体表现」,最佳代表人物是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
(格后9:16)我们进堂祈祷、参与弥撒、避静默想是基督徒的责任和功课,但当我们走出圣堂,步入生活,迈向社会时,我们基督徒还负有福传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