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马尔凯、阿布鲁佐、艾米利亚•罗马涅、翁布里亚4个地区的一些教区,正在积极作准备,以各种方式来接待参加9月1、2日两天与教宗的聚会的青年朝圣客。
圣艾智德团体在罗马杰梅利医院设立了一个慈悲之家,帮助脆弱群体。该机构负责人拉希里女士诉说了这些脆弱群体得不到医疗服务的悲惨情况。最脆弱群体的健康权不断受到侵犯。
晚会主持人刘江(左)和亚楠河北神学院修士献唱晚会在神圣悠扬的《平安夜》和《献祭歌》中开启,此时现场灯光熄灭,所有来宾点燃手中的蜡烛,象征着爱与希望的传递。
耶稣会中国中心的创始人,迪特思神父立即将东京的华侨教友组织了起来。大家首先帮助这对姐妹的父母来东京,料理后事,照顾幸存者。当时,华侨教友纷纷赶到依纳爵圣堂参与了中文葬礼弥撒。
谷神父把这些被亲人、社会遗忘的麻风病患者视为家人,是因为30多年前,谷神父在乐生这个地方,被一个场景激发了动力。
弥撒前夕,乐队演奏圣乐为传教节拉开序幕。大礼弥撒由安主教主礼,杨益存、陈耀民、高虎庆神父共祭,400多位教友参礼。
7月29日傍晚,德国科隆总主教座堂举行圣乐演奏会,演奏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为世界青年节作准备。教宗本笃十六世为此特别发表电视讲话,讲论教会音乐的价值和意义。
在圣教日课中,圣若瑟七苦七乐经文,把他一生中的纯全圣德描绘得很到位。现录之于下:圣母有孕,天神未报,不知其由,圣人一苦;天神来报,圣母受孕,天主圣子,圣人一乐。
作为一位神父,他温良恭让、勤劳节俭、艰苦朴素,视羊群如己出,不管黑天白夜,为教友服务着,付出着;作为一位神父、神师,他视修士修女为孩子,树立灵修榜样,牧者形象,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言传身教,照顾着,教导着
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西来孔子”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P.JulesAleni)进入扬州传教,为某大员讲授西方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