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尊重粮食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奉行的古老美德之一。小孩子上学早早就背熟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课本上千人糕的故事就是让他们小小心灵早早有尊重劳动、节约粮食的意识。
教宗在文告中强调:移民也是人,他们同样享有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所以必须始终受到每个人的尊重。教宗因此邀请大家体谅远离家国的人的艰苦,同时关注世界各大洲千百万儿童的悲困处境。
教宗继续说,《和平于世》通谕强调有待促进、尊重和保护的人性价值和每个人的人性尊严,并指出不仅要保证每个人的公民和政治的基本权利,还应该为每个人提供真正获得生活必需品的机会,例如食品、水、住房、医疗保健、
福音的宣讲必须具有积极性质:关怀、尊重、同情、耐心。司铎的弥撒讲道必须远离纯粹说教或灌输思想的宣讲,必须具有积极性,不让人做消极的囚犯,而要常指出希望,说出燃起心火的话语。 第四点:交谈与相遇。
教宗方济各的这番话久久回荡在克莱孟大厅,尊重人类尊严的议题时刻牵挂教宗的心。
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公报还说:“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在自己的铎职生活中,使人们看见你就像看见良善心谦的主耶稣一样而喜爱你、尊重你、信任你,愿意向你倾吐心中的酸甜苦辣,并能得到你的同情、体贴、安慰与开导。
第一次与如此众多宗教界人士分享交谈,艾滋病感染者深受感动,敞开心扉,说出了积压在心头的心声:他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的环境中,希望得到社会的接纳和尊重;他们最需要的是公平和关爱,最怕的是别人歧视的目光
当地土著居民及亚马逊人与热带雨林的密切关系,由不够尊重大地自然资源的盲目发展引发的问题,环境伦理可以做为天主教与东正教大公合一对话的动力和生命线──这些课题都在为期一周的航行研讨会上得到讨论。
在每一台感恩圣祭中,在耶稣的晚餐桌上,我们应该受到启发,追随耶稣的芳踪,向他人伸出手,秉持尊重与开放的精神,与他们分享我们所领受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