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56:1,6-7;咏67:2-8,罗11:13-15,29-32;玛15:21-28听了今天的福音,许多人都会立刻有好几个问题:(1)主耶稣为什么没有立即帮助这位客纳罕妇人和她的女儿?
「我希望加入修院的愿望可以追溯到1975年,当时方济各·吴(KevinFrancisNgCDD)负责SungeiWay的圣伊格内修斯教堂(SaintIgnatius)。」
在此,也让我们看到,主耶稣对穷寡妇的关爱,虽然只是一声肯定和赞许,却能安慰穷寡妇无依的心灵,给她注入一道一生难于忘怀的生命之光(路1:37)。
耶稣藉着这个神迹启示世人,祂要像默西亚新郎一样来与祂的子民建立新而永久的盟约,正如依撒意亞先知所说的新郎怎樣喜愛新娘,你的天主也要怎樣喜愛你(依六十二5)。
耶稣基督正像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那样,“他被欺压虐待,在受苦的时候仍然谦逊忍受,总不开口。他像被牵去宰杀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声。”
在圣诞前夕守夜时,桑拉格坐在扬甘杜尔圣堂外特别搭设的帐篷参加庆祝活动,这些帐篷是专为哺乳妇女和其婴儿而设,以免孩子哭闹声影响礼仪。
则17:22-24;格前5:6-10;谷4:26-34主耶稣在今天的福音中用了两个比喻来解释“天主的国”如何在人间成长。“天主的国”就是天主自己(教宗本笃十六)。
他说,殷勤热心的圣母动身前去探访依撒伯尔,印第安人胡安·迭戈也这样,带着一斗篷鲜花急忙跑着去见主教,圣母像奇迹般地出现在他的斗篷上。
教宗方济各也援引当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描绘「上主仆人的形象」﹐强调耶稣的温良与宽容。教宗加强语气地说:「这就是天主的宽容。当人思索天主何其宽容﹐那真是一个奥秘!
(圣三依撒伯尔修女)。也是庄子所说的:“我忘我”,“上与造物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