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在最富庶的世界里,也会发生有些「家庭迅速陷入贫困、却往往不为人知的社会悲剧」。那些新贫家庭的人们「不会大肆张扬,而是克服他们的羞耻感,在明爱会中心前大排长龙,领取一份生活必需品」。
我坐轮椅时,会觉得有些难为情。”在谈到关爱世上最贫穷者的课题时,教宗表示:“确实,我特别爱护被丢弃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弃他人于不顾。贫穷人是耶稣所钟爱的,但耶稣并没有赶走富人。”
这是一番安慰的话语,或许会造成些许困惑,尤其是对那些正在受苦的人。举例来说,当我们的身体,正在承受严重、令人衰弱的疾病,而且有可能付不出巨大医疗金额时,我们怎么可能坚强得起来呢?
影片《耶稣受难记》中有一个情节:在苦路上,圣母与若望一直跟随着耶稣。圣母想接近耶稣,跟若望说明后,若望立即帮助圣母抄近路接近了耶稣,而此时耶稣还未走过来。
在圣堂里的主祭台下面,就是保禄宗徒的陵墓,安葬着这位新约里这位最认识耶稣、最理解耶稣的人。有言道:“保禄的心,就是基督的心”。圣保禄大殿正面圣保禄大殿前的圣保禄雕像这座圣殿有着悠久的历史。
(若14:9)门徒们三年来和耶稣朝夕相处,听耶稣讲道,看耶稣显奇迹,医病驱魔……怎么还能说不认识自己的主呢?
第二篇是路9:51-62里耶稣召叫跟随我的故事。这段福音要求司铎无条件地做基督的门徒。而且不是什么靠自己的选择,相反,一个真正的司铎并不是自我给予,那完全在回应耶稣的意愿及他的召叫。
癞病人向耶稣祈求说:“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耶稣因此治愈了他(参谷1:40)。患血漏病的妇女触摸了耶稣的衣边,重返健康,因为她的信德救了她(参玛9:22)。
克拉姆斯柯依的《荒漠中的耶稣》耶稣在约旦河受洗以后,被圣神领往旷野,经过四十天的祈祷、禁食之后,魔鬼就前来试探祂。而耶稣却藉着天主圣言战胜了诱惑。
宗座劝谕开篇写到:福音的喜乐充满了那些与耶稣相遇者的心和他们的全部生命。教宗邀请大家重新找回福音所有的新鲜气息、找出新道路和新方式;不要把耶稣禁锢在我们的乏味框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