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必须克胜那使教会分裂的「世俗诱惑」,警惕「攀高之人」。攀高之人受到诱惑,为了向上爬而摧毁他人。当天弥撒的福音取自《马尔谷福音》,讲述耶稣教导门徒走服务之路,但他们却「彼此争论谁最大」(九34)。
在那一刻,圣母忍受着巨大的疼痛生下了我们;那真是殉道之苦。她虽然内心煎熬,却依然同意在那个痛苦时刻生下我们众人。从那一刻起,她成了我们的母亲;从那一刻起,她就是我们的圣母。
为此,他逐一检视中东、非洲和乌克兰的处境,以宏观的视野关注个别案例,从希望的视角诠释那令人气馁的局势。
在以宽恕回应暴力的地方,那消融一切恶的爱也能赢得有错之人的心。如此一来,在受害者和有过之人当中,天主兴起了慈悲的见证人和匠人。
教宗表明:那使我们能在彼此共融中成长的,是我们个人和团体的皈依,以及我们逐渐按照基督的旨意,日益在祂内生活。然而,一些虚假的共融模式非但不能促使基督徒达致合一,反而违背了合一的本质。
然而,解人疑惑的慈悲善工并不涉及这类疑惑,而是与慈悲有关,指的是减轻那源於恐惧和焦虑的痛苦,即疑惑所带来的後果。教宗说:我想可能有人会问我:‘神父,我有很多信仰的疑惑,该怎麽办呢?
天使从天降下,把那古蛇捆起来,将它抛到深渊里,免得它再迷惑万民(廿1-3)。因为魔鬼是个诱惑者。教宗说:魔鬼是撒谎者,更是谎言之父;它制造谎言,是一个骗子。
相反地,我们要为那要来的上主预备道路:祂不会拿掉我们的自由,却会赐予我们真正的幸福。藉着耶稣在白冷城的诞生,天主亲自寄居在我们中间,救我们脱离自私主义、罪恶、腐败和那些属於魔鬼的态度。
微小之举、简单动作、美和爱的小小火花,除了恢复都市和环境建设外,也能‘修补’那经常四分五裂的人性建设,形成一种不同於冷漠和玩世不恭的具体行动。
但最终他後悔了,天主的爱感化那灵魂,直到最後,甚至在绝望中。这是善牧对待亡羊的态度。这是宣讲,这是把我们带向圣诞节的喜讯,要求我们改变内心的真诚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