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9年,方济各会的克莱孟十四世登上教宗宝座,为了防止罗马文物在国外扩散和销售,他开始建造罗马的第二个公共博物馆,新的博物馆从宗座大楼进入。
教宗宣布了大圣若瑟年,并写了《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而且在要理讲授中正在谈论若瑟这个人。那么大圣若瑟对教宗意味着什么?
教宗方济各在《以父亲的心》宗座牧函中鼓励我们:“我们需要将愤恨和失望放下,不带世俗的认命,却满怀望德的刚毅,坦然接受那些确实存在但不是由我们选择的事情……在此,我们亦再度看到基督信仰的现实主义,它不排斥任何既存的事物
复活基督给宗徒首次的显现,并没有完全纾缓伯多禄内心的沉重与内疚。是的,耶稣战胜了死亡,但伯多禄的羞耻感依旧存在。他觉得自己不堪当成为耶稣其中一位门徒,更不用说当宗徒之长的领袖职务。
教宗指出,耶稣在宣布“彼此相爱”的命令之前,祂先给宗徒们洗脚,而祂最后死在了十字架上。教宗解释道,爱就是服务和给予生命。“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却“分享天主赐给我们的特恩和恩典”。
修复工作方面,每年我们约处理十多宗个案,每个个案都涉及一件或几件的文物。
按照圣保禄宗徒的意见,正好相反。如果我们承认:只有天主洞悉每人的内心,我们就不会去判断别人了。圣保禄宗徒写道:“为什么判断你的弟兄姐妹?
(宗座圣赦院于2007年11月21日公布,为纪念圣母于露德显现150周年,订定凡教友自2007年12月8日至2008年12月8日期间,依照教会得大赦的条件,热心在法国露德山洞朝圣者,每日可得一次全大赦。
②保禄:(宗18:3):因为是同业,保禄便留在他们那里工作;原来他们是以制造帐幕为业的。(宗20:33-35):我没有贪图过任何人的金银或衣服。你们自己知道:这双手供应了我和同我一起的人的需要。
杨保禄是河北省灵寿县西城南村的一位教友,他这个名字是父亲从小给他起的,他父亲给他起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希望他长大成人以后,像圣保禄宗徒那样为教会服务,做福传工作。但是,他长大以后对福传工作很少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