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在复活节之前,更是为便于我们准备好和耶稣一起经过死亡与复活,重生于基督。为此,四旬期也是祈祷、悔改、克苦、爱德的日子。今年,四十天的四旬期已经过去了,关于它的神学、灵修价值及意义不再累述。
若我们将他们为基督作出的见证带回自己家中,带给邻居、工作岗位及公民社会,那麽我们无论是留在家中,还是走到天涯海角,我们就在真心实意地敬重这份遗产,敬重每位圣人。教宗指出,不可将圣神的恩典只保留给自己。
堂区主任刘学兵神父在两台弥撒中皆呼吁教友们不要错过基督的慈悲面容。当我们把基督迎来后,便能看到一个婴孩模样的带着天父慈悲面孔的形象,在慈悲禧年,教宗让我们透过基督看到父的模样。
我们分受了基督的教会的恩典、希望与挂虑,相信并感受到我们是同一个身体。教宗进而引用圣保禄宗徒的话:只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圣神,同有一个希望。
这座青砖灰瓦、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堂,由已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设计行业导师王陕生先生设计,教堂堂面高18米,共两层。
我们要在我们的人生中和为他人服务的工作中活出基督的爱,而不是把他人与社会看作是完善我们人格的手段或工具,如果这样就是最大的自私。
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开放,富强,自信和包容,宽松的政治环境是我们福传有利条件,但是如何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和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传扬基督福音,了解和学习利玛窦神父一定给我们许多启发。
门徒们因此在生活上必须追随基督。基督要受人的迫害,被拒绝、遗弃,并且死在十字架上。没有风平浪静的基督徒使命;艰苦和磨难是福传事业的一部分。这一切都是考验我们的信德和我们与耶稣关系是否真实的机会。
上主与人同在的顶峰是「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诚如圣保禄所言,我们因基督的圣血而「成义」。为此,慈悲善工是「满全法律的试金石」,因为我们前去触摸基督的骨肉,「触摸那临在於身心受苦者身上的基督」。
《天主教教理》说:因着基督,基督徒的死亡有了积极的意义(1010号)。圣保禄也说:在我看来,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斐一21);这话是确实的:如果我们与祂同死,也必与祂同生(弟後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