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为教会成为所有人的“家”,敞开大门随时接纳那些因种族和宗教歧视、饥饿、战争而被迫移民异国的人祈祷。现代人类所面临的最沉重的一个话题就是孤独。奔走于各大城市中的茫茫人海,往往丧失了对个人的关注。
阿西西是著名的方济各修士的诞生地,他摈弃经院哲学,深入劳苦大众阶层,歌颂天主创造的宇宙大美———大自然的精神价值,成为西方一个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清贫、高尚的修道者。
向新领洗的教友祝贺,祝贺他们新生命的开始。并高歌一曲拉丁语的天主经拉开了联谊会的序幕。
题记:真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向所有到罗马参加青年节活动的青年讲话:当你们回到家,要以圣体做你们个人生命的中心……并且,透过恒久朝拜圣体,令圣体成为你们堂区和团体生活的中心
它的发展为我们提出了信仰与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的问题。教会的教父们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在面对希腊文化的宝贵遗产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推陈出新,汲取它最精华的价值。
人的尽头神的开始病房里一位慈祥的母亲半倒在地跪抱着自己的女儿,女儿满腔怒火地朝着妈妈大吼着“放开我,放开我,我要去考试,我要上大学,不要阻止我的前途,我的梦想,”女儿拼命的往外走着……没走几步女儿就重重地摔倒在病房里
天主首先藉着先知,然後藉着圣人建立祂与人类关系的历史。尽管这些被选者的教导和举止卓越非凡,可是救恩史却是坎坷的,充满了人的伪善和不忠。当天第一篇读经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
最近拜读了“信德”赠送的小书《嘉禄·富高——追随纳匝肋耶稣的芳踪》,被主人公的信仰人格魅力深深折服,在天主似乎缺席且世俗化严重的今天,这种折服再次让我涌现出匮乏久矣的信仰激情
教宗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的要离讲授,透过厄玛乌门徒与耶稣的相遇,指出天主始终与我们同行,即使在最糟糕的时刻。耶稣与厄玛乌门徒的相遇非常短暂,却完全注定了教会的命运。
(见8月12日新民晚报“副刊”) 善良的人们都希望因果报应的规律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让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偷人家东西的人,立即受到法律的制裁,立即得到因果报应的显罚,一个也难逃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