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梵蒂冈电台/天美社/辛力社讯)宗座社会传播委员会谈及明年世界传播节主题时指出,不论科技和社会传播网络怎样发达,传递信仰和真理仍有赖亲身见证和所传播事件的真实性。
教宗方济各在1月12日周三的公开接见活动中,继续关于大圣若瑟的要理讲授。教宗省思了大圣若瑟“木匠”的劳动者身份。教宗指出“木匠”是一个艰辛的工作,必须付出很多劳力但回报并不多。
教宗方济各在信函中指出,面对周遭环境,圣德肋撒并未做个旁观者,尽管她的健康欠佳,她仍是「孜孜不倦的福音宣讲者」,是众人的「祈祷导师」。圣德肋撒的祈祷不受时空的限制,而是在各种情况下自发祈祷。
我们首先欢迎在百忙中莅临开幕式的各位领导、从海内外各地专程赶来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大学或社科机构的学者、境内外移民团体的神长教友代表以及各界朋友!对大家的莅临、参与和支持,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福传员们行走在福传路上每到传统的节日,特别是春节前,他们带着礼品到教内、外的孤寡老人家庭问寒送暖,表达他们的关怀之情。
宽恕就像被一只脚践踏的鲜花,而鲜花却把自己的芳香留给了那只脚。记得古希腊神话《仇恨袋》里的赫格利斯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力士,从来都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教宗感谢他们为最贫困和弱势者所做的一切,并向「在世界各地生活及工作的所有方济各会弟兄们」致意。他们都「蒙召成为微末」,正如圣方济各表明的意愿,按照舍弃所有世间财富的逻辑,全然奉献於天主。
他认为耶稣的受难是马尔谷福音的核心,其他的章节都只是引子而已。首先要说的是,耶稣三十年的隐居生活,在马尔谷福音中只字未提,玛窦和路加福音则只用了两页的篇幅叙述。
今年九月的要理系列活动的宗旨是:「必须重振要理从教会生活之初就一直扮演的重要角色」。活动的行程安排是:9月25日召集国际要理委员会会议;26至28日召开国际要理大会;28至29日举办要理日活动。
[内容摘要]:中国学者研究西方传教士在华的历史需要注意到,西方传教士的行为和思想方式不仅受到中国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重大影响,也受制于他们的西方背景,包括当时西方的思想文化源流、西方教会自身发展的阶段性、西方修会的组织和灵修生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