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婚姻上有什么出格的事,会遭到大家的一致谴责,教会更因对婚姻的重视而受人尊崇。而现在,社会上把反常的当成正常的甚至炫耀的东西,教友如果能逆流而上,持守对婚姻的忠信,那才是对自身信仰的最好宣信。
举行泰泽祈祷韩清平神父的讲道以二十一世纪的基督徒是什么、信什么、做什么?为总主题。
问:在土耳其的背景中,“基督信徒身份”确切指的是什么?答:在有差异的土耳其-穆斯林的环境中,基督信徒的身份激励我们更加意识到我们自己是谁。说到底,身份是从差异的对比中产生的。
那么,在天主教会遭暴力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在作祟?记者请巴格达拉丁礼节的总主教斯莱曼同我们谈谈:答:没有人出来承担这些暴力行动的责任,就是说重要的是,这些暴力行动引起基督信徒的恐惧,好到别的地方谋生。
教宗带领信徒诵念三钟经(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0月27日于圣伯多禄大殿主持泛亚马逊世界主教会议闭幕弥撒后,来到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信众诵念三钟经。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5月2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信众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念经前,他省思了当天所读福音的内容:葡萄树的比喻。耶稣称自己为真葡萄树,枝条要与祂结合为一(若十五1-8)。
教宗问道,火这个词,今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它邀请我们重新点燃信仰的火焰,为的是让信仰不要成为次要的现实,或是获得个人福祉的途径。因为这些会使我们逃避生活的挑战和在教会与社会中的承诺。
教宗方济各2月19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诵念三钟经。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讲解了当天的福音内容(玛五38-48)。
问:弗洛雷斯‧阿尔卡斯院长神父,什么叫做举行弥撒的艺术?答:教宗劝谕的第二部分题名为《圣体圣事,有待举行的奥迹》。其中谈到了“举行弥撒的艺术”。
同时,神学也是可以从后现代的资源去重新反思自己或反思整个世界的。在开幕式上卓新平教授指出,世界基督宗教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对话至少已有半个世纪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