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25日,适逢圣父教宗方济各呼吁和鼓励普世教会以虔敬之心朝拜至尊圣体,以24小时奉献给上主,门徒班全体师生以极大的热情和行动回应了教宗的邀请,于24晚灵修活动后21:00时明供圣体于小堂,全体学员共分八组
这次国际研讨会探讨五大议题,包括青年寻求身份认同、在工作与移民之间的规划、社会与政治责任,以及青年与信仰和教会的关系;每个议题都以默想福音中关于青年的章节展开,然后进行演讲和讨论,并分成不同的语言小组深入交流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解决大雨后的水浸问题,我与几位服务大使协助掘水井,经过两日不停工作,竟被我们掘出了古去水道,并将其整理以重新运作。
教宗提到这座小城的培育进程在合一特恩的激励下盛开了鲜花,其中包括:不同圣召的灵修培育;针对经济和政治行为的工作培育;在不同的大公和跨宗教表达中进行对话的培育,接触不同信仰的人,以及教会和文化方面的培育。
如同我们必须采用一般常理、科学和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一切实际措施,同时也不能忽视上主亲自教导我们的灵修方法:谦卑、自责、祈祷和忏悔。这是战胜恶神的唯一方法。
在省思教会职务时,与会者呼吁要合力推动亚马逊地区传教士、平信徒和奉献生活者的培育,让更多原住民参与使徒工作。首要之务便是促进原住民终身执事,重视平信徒职务,视之为圣神真正的彰显。
神父,我们感谢您,感谢您将整个人交付出来,使我们获得了拥有了更多灵粮、天上宝藏的机会;神父,我们感谢您,感谢您将自己的一生年华作为祭品奉献在天主台前,我们才有机会在一次次弥撒圣祭中同饮基督的生命,在基督内成为相亲相爱的弟兄姐妹
很多献身于天主的人在隐修院和独修地生活,那里成了「在灵修方面发光发热的中心」、「小小的绿洲」,而且也能在其中缔造友爱共融、成为「教会和社会架构的生活细胞」。
对信仰的投入确实可以促进身、心、灵的健康。
“平衡”经常被视为是一种生活的新趋势,但实际上,这已是许多宗教的一些传统,特别是我们基督宗教灵修里,也很着重“平衡”的,因为只有这种平衡的状态,好能掌握我们的生活,并将其指向天主,让祂带领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