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信是从口头宣讲福音转化成文字记载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保禄的书信被人收集起来,作为有价值的资料,使人们反思耶稣言行的意义,包括很实用的牧灵工作。
在龙屯堂区活跃着一支传道员队伍,他们像当年的宗徒那样“跟随了他(耶稣)”,不管春秋冬夏,到处宣讲福音。
聆听福音前在额头、口上、和心间画十字时求天主开启明悟,好能明白天主圣言,开启唇舌(准备宣扬基督的福音)、打开心门(接受基督的教导牢记在心并予以实行)。给福音书献香时,表示对耶稣的敬意。
不断有人在博客上与我切磋信仰或提出问题,我都热情地一一作答,我认为这是传播福音的大好机会,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只要播下福音的种子,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先把《教理讲授指导》目录翻译给大家:《教理讲授指导》第一部分教会福传使命中的教理讲授第一章启示与传递1、耶稣基督,圣父的启示者和启示天主预先的规划之启示耶稣宣告救恩福音2、在耶稣基督内的信仰对天主启示的回应
相反地,「福音一旦推翻种种确信,先知之恩便会一涌而出。唯有向天主的惊喜开放的人,才能成为先知」。反观今日,教宗表示,当代也需要先知之恩,而非「唠叨多话」。我们需要见证出福音劝谕是可行的。
请让我们分享祢的喜悦(将临期第三主日星期五)“我们如此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天主的福音交给你们,而且也愿意将我们的性命交给你们,因为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安乐死与死亡文化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95年在《生命的福音》通谕中强调那“伪装的、偷偷摸摸的或公开实施以及甚至合法化”的安乐死越来越普遍。
570年,皮亚琴察的安多尼诺(AntoninusofPiacenza)再次谈到它,也有文字记述,类似《玛窦福音》相关的记载(参阅:Itinerarium,CorpusChristianorum,S.Latina
礼仪年中,(今天)四旬期第二周星期四弥撒选读的福音是一位富翁和乞丐在生前和死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及其人生终极结局的故事(路十六19~31)。常年期丙年第廿六主日和「求免饥馑」弥撒中也选读这段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