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6:26)经过宣讲,有几位同学接受了福音,开始认识基督。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和天主的助佑,上学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这些钱一部分用于献弥撒,一部分用来助人为乐。工作期间,任劳任怨,爱人如己。
仅从胸前佩戴的十字架到过时的皮鞋,再到玛尔大之家的住所,就能看到教宗生活的简朴;他亲民爱众,可以让奥巴马开怀大笑,可以使平民教友亲近他且玩自拍而不畏惧。
耶稣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玛4:1-11)这个旷野就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今年2月4日,教宗方济各与阿玆哈尔大伊玛目塔伊布在阿布扎比签署了关于《人类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生活的兄弟情谊》的文件,这象征着天主教会和伊斯兰间关系的历史性改变。
喜乐地生活;巩固圣职人员之间的弟兄情谊;在牧灵工作中作出坚忍不拔的见证;每天举行感恩祭,在修和圣事上既不严苛也不放纵,却以慈爱善待子民;热忱地向所有人宣讲耶稣基督的福音;并且由衷地与人同悲共苦,展现出撒玛黎雅人的温柔与怜悯
安乐死是对抗生命的罪行(梵蒂冈新闻网)圣座新闻室9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圣座教义部的新文件《慈善的撒玛黎雅人》(SAMARITANUSBONUS)。
耶稣让我们走狭路、进窄门(玛七13-14)就是让我们受苦。他也亲口告诉我们说:“谁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玛十六24)。
(玛16:18)伯多禄亦答允耶稣:“即便我该同你一起死,我也抉不会不认你。”(玛26:35)但那“不认”与“背判”的一刻来到了。在大司祭的庭圆里,在鸡啼之时,伯多禄的胆怯便表露无遗。
受基督显现给“厄玛乌二徒”的启发(参路24:13-35),愿你们知道如何在祈祷和反省中找到耶稣,并且,正如厄玛乌的旅行者所经历的那样,愿你们的心灵为只有至圣尊师火热才能唤起的渴望、激情和确定性而燃烧。
甚至伯多禄此宗徒之长在街上走过的时候,连他的身影遮住的人都获治愈,使我们想起玛尔谷福音记载的:「人们从那全地域用床把所有有病的人,抬到听说耶稣所在的地方去,到耶稣所到的地方,至少摸摸祂的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