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这篇讲话中提到,“今天的会议本着兄弟情谊的精神聚集了许多文化和灵修思想,它只会加强我们是一个人类家庭成员的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灵性传统,但没有文化、政治或社会边界和屏障能让我们彼此隔离
虽然我也试图向他们解释我对此概念的理解,但今天看到美国方济各会会士理查德-洛尔(*RichardRohr,本公众号曾翻译连载过他的许多篇灵修短文)神父的定义,突然感到眼前一亮,在拍手叫好的同时,也以此方式和大家分享
不只在课堂上他是一位好老师,在生活上由于他的知书达礼,也成为修士们行为上的好模范,在灵修上,更是好师傅。教区内许多教友对他很陌生,但是天主对他一点也不陌生,他整个生命都生活在天主的爱内。
这一指令诞生于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关键历史节点,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属灵内涵与深刻的教育意义,即便跨越漫长的岁月,对今天的我们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
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十月初举行“教会礼仪用品展览”,同期亦举行四场有关礼仪、堂区布置、圣堂设计和灵修的讲座,让约二千名参观人士者更了解如何从礼仪的美感出现,走上天主救恩之路。
(贾秀灵)
大家要相亲相爱,互励共勉,携手走好救灵之路。并作福音的传播者和天父的好儿女。”(黄玉福)
神父在公墓做弥撒教友在墓地参与弥撒神父洒圣水本堂袁树国神父做了追思弥撒并摆了安所礼,纪念那些已亡的父母亲友恩人及无人祭奠的炼狱众灵,堂区众多教友来到墓地参与弥撒,祭奠自己已故的亲人及众亡者。
团长王晓茹老师、堂区主任吴群星神父把这次祈祷音乐会的主题定为:用心灵和诚实敬拜赞美,号召全体会员用心咏唱属灵歌曲,结合会前聚餐、信仰见证、默观反思三种形式,全心全灵全力,走进信仰,归向上主。
圣若望亚维拉一五〇〇年生于西班牙,在圣经、神学、灵修和人民方面的着作丰硕。他藉着教育和社会服务,成功劝化多人悔改,并影响着其他着名的圣人圣女如大德兰、圣依纳爵和圣方济沙勿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