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我们的操劳、我们的眼泪带到上主面前,然后来面对牧灵和灵修情景,用开放的心来面对,一起来尝试要追随的新路。
看着墓碑上镌刻的那个十分醒目的十字,好像在圣灰礼仪上神父在她额上留下的灰土印迹。今生今世再也见不着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姐了,想她——只有到埋葬她的公墓才可寻觅到一点点踪影。
他确实与众不同,他写了一本爱的巨著,但不是用笔杆写的,而是用自己的生活与行动,写了一部热爱基督、藐视世俗的神修巨著。
回想自己离开家庭,进入修会,也是有幸被“耶稣看见了,便叫她过来”。基督看见了我的处境,也看见了我内心的状况,他的怜悯和爱情没有丝毫的犹豫和等待,便叫我过来。
3、灵修灵修不是一堆规矩和条款,灵修是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人与天主、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如何保持这种和谐,就需要沟通,在圣经中与天主交谈,在圣经中与基督相遇,
她,虽然离开了修会,却没有停止爱的使命;她,虽然不在团体里度奉献生活,但所做的却是耶稣最喜欢的工作。她就是河南安阳教区林州市“仁爱之家”的创办者张凤娥。
在石阡县遭受了5.25和6.4洪灾后,贵州天主教会发出了为灾区捐献的倡议,6月8-15日,由教区、贵阳北堂、亚桥发展促进会、遵义天主教、德江天主堂、共募集了资金约五万元,在北堂马德江神父的带领下在6月17
没有任何矫情,因为修女用锯子锯木头比我还要顺手。同样忙碌了一天,我已经累得回宿舍躺着休息,而她却在厨房忙着做晚餐了。晚餐也是同样的丰盛,而不是简单了事。
请大家多多指教: 2003年7月,广西教区创办了首期《指南针》报,每月一期,到今天,历经三年零四个月,在编辑部的精心浇灌和神长、教友们的辛勤耕耘下,《指南针》日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广西教会的窗口,成为交流信仰、神修的渠道
这年的夏天,家里收到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个不大且多为教友的村落顿时炸开了锅,大家别提多高兴了,除了道贺,还专门老远请来神父举行了感恩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