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唱经班欢快赞美的歌声中弥撒结束。神父、教友对主教的到来感动不已,并致以深深的感谢。
唱经班献上了歌曲《神父,我祝福你》,唱出了每个人的心声,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表达出教友们对神父的敬爱、感恩和祝福。
玛16:21:从那时起,耶稣就开始向门徒说明: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受到许多痛苦,并将被杀,但三天要复活。
耶稣因此转身讲话,以挑战性的言语明确门徒的代价。灵修反思:教会传统强调「门徒训练」不仅是知识学习,更是生命奉献。耶稣此时不是招揽信众,而是净化动机,呼吁彻底皈依(conversiocordis)。
教宗的弥撒讲道围绕当天的福音展开,福音中写道:基督问祂的门徒,众人说祂是谁,而祂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我们从福音事迹中看到,耶稣在极力保护自己的真实身份。
在耶稣制定的培育模式中,穷人因其人性和灵性的处境而成了门徒的培育者。耶稣因材施教:祂陪伴伯多禄走那条充满矛盾的成熟之路;祂也亲自召唤门徒,要他们跟随祂,参与祂的使命。
耶稣复活後第50天,门徒们都充满了圣神。教宗解释说:从这个倾注,宗徒们完全改变了。勇敢代替了惧怕,封闭自己成了走出去宣讲福音,充满爱的信德驱除了一切疑虑。
基督徒的意思是跟随耶稣基督的门徒。据圣经记载:在安提约基雅最先称门徒为基督徒。
教宗引用当天的福音:耶稣向门徒们表示自己必须经过痛苦死亡,之后才是复活。伯多禄不认同,起而抗议。
不过,耶稣履行天父慈悲的言行并未完全写入福音书内,因此福音是一部尚未写完的书,基督的门徒们应继续以爱的具体举动,慈悲的最佳见证书写这部书。我们人人都应成为福音活学活用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