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当他们从上海教学回美之后,也会抽空去芝加哥告诉耀华上海的情况,让他放心;有时还会把复旦送给他们的礼物,如随身听,电子钟等给耀华一份——因他们是两人,所以会得到两份同样的礼物,因此,一份就成了耀华的
据经常为他寄钱取书的修女回忆:神父退休后把教友给他的弥撒献仪和看望他,给他补养身体的钱都用于书报、圣物送给教友。
教友们请神父做台弥撒,他就会认认真真地把姓名和钱数记下来,再送给这人几本书。之后就会用这些弥撒献仪买一些圣书,继续送给教外人、望教者和教友们。他说:“这是教会的钱,应该用在教友们身上。”
据经常为他寄钱取书的修女回忆:神父退休后把教友给他的弥撒献仪和看望他,给他补养身体的钱都买了书报、圣物送给教友,用这些圣书、教会报纸浇灌教友的心灵,没有人见过为他自己花什么钱。
开学归来呢,也大都会带一些各自家乡的土特产什么的,送给老人,表达一些敬爱之心。平常日子里,也会隔三差五地去老人那里坐一坐,跟老人唠嗑。老人乐,我们也乐,大家一起乐,那份温馨,那份祥和,真是难得。
因当时条件艰苦,方济各经常在野外办公,本笃修会就把这座宝尊堂送给了方济各。为了表示感谢,方济各修会每年都要送一篮鱼给本笃修会,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依稀记得其中有要理问答也有关于子女教育一类的书,那时候教会书籍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当地也没有教堂,买不到《圣经》,爷爷就每本抄很多,送给周围有需要的人。
这正是我们送给他们生命之神的关键时刻。主内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赶快行动吧!摘自凤翔教区网站
在我们再三询问下才得知,这是孩子的一个亲戚送给她的。孩子不是没有朋友,而是没有可以互赠的小礼物。 14岁,一个对贫穷最敏感的年龄。
我高兴极了,在教会这个爱的团体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受益特别大,总结起来有三条:一跟耶稣能够获得新生命;二跟耶稣甘愿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三跟耶稣将白白得来的“爱”白白地送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