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们到来,老主教笑容满面,热情洋溢,令笔者心中顿生暖意。采访中老主教的事迹更是感人肺腑,令人没齿难忘。
老神父听到有人要终傅,赶忙放下手头的工作,拿起终傅包就往外走。从教堂到教友家只有几百米远,等神父赶到该教友家,只见有几个教友在旁守临终,再看病人,已经处于深度昏迷中。
我们的主教谭燕全带头捐款10万元,会长林文胜捐款10万元,新教友王虹捐3万,老教友温洋铸捐2万元,杨安琪捐1万5千,香港陶神父捐5万、杨神父捐4万8千,自治区宗教局捐3万,桂林市秀峰区统战部捐3万,南宁教友共捐
我们教会常习惯地把领洗早晚分为“老奉教”和“新奉教”,现在又有人把这些老奉教的子女丢失信仰的叫做“新外教”,意思是重新出现的教外人。我常对着“善牧童”圣像想,是否那个牧童肩上那只羊,就是这部分人?
她是来自内蒙集宁教区的一名老教友。她的三儿四女,大都在乌海地区工作,而老两口一直在老家农村生活。1985年老伴去世后,经孩子们再三劝说,她才于2007年来到乌海随儿女们生活。
文革后,经过老修女和教友们的积极传教,教友人数直线上升,每到瞻礼、主日偌大的教堂座无虚席。最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进堂的教友逐渐减少,卜庆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教宗的赠礼教宗向该堂区赠送了一尊圣老楞佐态像,他是三世纪的执事和殉道者。教宗说,“圣老楞佐因向觊觎教会财宝的控诉者展示基督徒团体中最脆弱的成员而闻名,那些成员便是罗马的穷人和有需要者”。
座谈结束后主教又去探望了李花村的老会长。这位老人之前为建堂的事情付出了很多,现在因为生病,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主教给老会长覆手,之后与他畅谈了一番,给了老会长很多鼓励,老会长落下了感动的热泪。
来自三里天主教堂的教友们在本堂王富媛神父与三里乡希书记的带领下购买了价值3000元的油米面等慰问品及2500元的祝福红包来看望老人们,让每位老人从内心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和关爱。
走进弥老的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太初有道”的中国书法画,紧接著是一幅让人顿生敬畏的中华旗装圣母像;在圣像的对面,两幅卷轴并列高悬排开,一幅是孔子画像,别一幅是“爱”字毛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