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信德之光是信仰生活的宝贵财富,因此教会有传福音的使命,而且宣讲福音是每位基督信徒的义务。对失去希望和生活意义的今日人类来说,当天马尔谷福音中叙述的瞎子巴尔提买就是他们效法的榜样。
你们要永远保持这个服事贫穷和卑微者的传统,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言语宣讲福音、施行慈悲善工,以及为亡者祈祷。圣母司铎会的会士们也应接近卑微的人,这些人之所以能接受信仰正是因着自己的母亲和祖母的朴实传授。
神父以《福音》和几位作家为依据,重申泪水在人的生命及人与天主的关系上所具有的意义。神父提到,《福音》记述了许多妇女的事迹,她们在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及年龄上彼此相异,却以各自的方式传播福音。
「他甚至通过自己的死亡传福音;事实上,他是第一位在蒙古去世的传教士,人们看到他的播种得到收成。」在阿尔拜赫雷的圣母神慰传教会马兰格神父(GiorgioMarengo)说。
这是教宗方济各9月15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讲解主日福音的中心思想。教宗强调说:“在我们教堂的门口可以写上一句话:在这里,耶稣欢迎有罪之人,祂邀请他们到祂的餐桌前。”
……本主日是圣周的开始,我们在福音中再一次听到主耶稣的受难始末(路22:14-23:56)。当我们再次聆听者福音,我们会细心注意,还是像看到新闻中各死伤悲剧般,存有一份习惯的心态呢?
五十年前,庇护十二世教宗有先见之明,他看到时代的变化和新民族新国家的诞生,教会有需要在派遣传统的传教士到传教区传播福音外,更需要进一步勉励神职人员众多的教区也派遣神父和教友,赴传教区协助地方主教传教。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26日上午在梵蒂冈枢密会议厅接见了爱德传教小修女会第12届修会大会与会者,勉励她们成为「没有疆界的传教士」,「自由、有创意、顺从圣神,而且心怀福音的喜乐」。
关于在亚洲福传的议题,俞枢机强调,“众所周知,从一方面来说,福音融入文化,使之成为一片能发芽茁壮的沃土,并且宽仁地予以接纳;同时,福传对文化来说永远是一大挑战,它要在成长的旅途上加以净化和陪伴,使之更加符合天主的计划
教宗说,你们来罗马接受知识培育,但若没有团体生活、灵修及使徒生活,你们就无法领悟司铎是什么。因此学术至上毫无益处。上主召叫你们成为司铎,做神父:这就是基本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