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6月17日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继续以家庭为题,这一次他向圣伯多禄广场上的2.5万名信众谈到为至亲逝去的悲痛经验,勉励牧者不要否定哭泣的经验,而要从这些家庭汲取见证,坚信死亡不是最终的结局。
教宗本笃十六世9月14日上午从冈道尔夫堡夏宫乘直升机专程赶回梵蒂冈的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公开接见活动,为来自世界各国的朝圣信友讲授要理。这一次,教宗讲解了圣咏第22篇的内容。
逐渐的,她开始理解了。二OO九年毕业前,她领洗了。她的父母对此感到意外。今天已经二十一岁的吴海英表示,我想,如果在中国我是不可能成为基督徒的。并表示,在基督教学校的经历才促成了她的信仰皈依。
让我们就在今天,在新的一年开始的这一天,诚心采纳这种生活态度:向还没有听过天国喜讯的人,传布和分享天国的喜讯;向天主之母玛利亚学习,即在很多事情发生在我们生命之中,而我们又不能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持守谦卑和祈祷的精神
一些希腊人也来参加这个庆典;这些人是受到宗教信仰的激励,被犹太人的信仰所吸引,他们听说过耶稣这位伟大的先知,于是来到斐理伯宗徒面前,对他说:‘我们要见耶稣’(21节)。
在服务中,我们和人有了亲近的关系,更容易在理智上和灵魂上邀请人接近天主,开始新的生命。
童年时代的我,因受外祖父的教导,要理背得滚瓜烂熟,每天都祈祷念经。
小诊所又常是教友们喜欢去的地方,不光去看病、拿药、咨询,大家更想见面互相谈心,新加入教会的也想学点要理,这里又成了交流和分享的地方,使一些冷淡的教友受到感染,增加了信德。看来小诊所真的盛开了福传之花!
教宗方济各4月7日上午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以祈祷与“诸圣的相通”的联系作为当天要理讲授的主题。
教宗方济各3月30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如此表示。从这两位“充满灵性活力的长者”身上,我们学到“期待的忠实使感觉变得完善”,但启发他们的则是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