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上主的选择是为了某些重大的事。成为基督徒是一件重大、美好的事。是我们自己远离上主,半途而废。我们缺少慷慨的胸襟且与上主讨价还价,而祂却等待著我们。
《文件》提到公教教育不可替代的角色,同时指出堂区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传教使命,因为这项工作经常缺乏效率和活力,在要理讲授方面尤其如此。此外,移民青年的现况、各种形式的侵害、丢弃文化也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教宗指出,耶稣在山中圣训中推崇的真福八端为贫穷的人、温良和哀恸的人、以及内心谦卑的人戴上了幸福的花冠,他们在当时,甚至今天都是些不受重视的人。这就是福音的革命。哪里有福音,那里就有革命。
安纳托利亚宗座代牧保禄‧比泽蒂主教1月3日在接受《梵蒂冈新闻网》采访时指出,贤士来朝是活的经历,在土耳其极具现实意义。
教宗指出,圣保禄六世在联合国的讲话谈到多边外交的目的、特性和在当代环境中的责任,以及它与教宗和圣座精神使命的接触点。首先是公义和法律的首要地位。
教宗指出,在我们司铎、奉献生活者和平信徒运动成员的行程中有许多原因能导致疲倦,许多情况令我们感到急需找到一个能使我们解渴和解除疲劳的水泉。
主教指出,传承是一个方面,传承是纵向发展,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传播,就是我们说的传福音。传福音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的义务,也是本分。没有传福音,我们就不能吸纳更多的人归向天主,我们的教会就不能壮大。
修会香港及台湾省会长张月娥修女在医院周年纪念的献辞中也指出这一点。她说:「虽然医院至今成立了一百二十年,其历史却不为大众所认识。
教宗引用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指出,这种动了怜悯的心是福音的关键动词之一。教宗最后补充道,耶稣也叫我们为那些在表面上不寻求天主的人祈祷。教宗说:耶稣不是为健康的人,而是为病人和罪人而来的。
他还指出,这位真福「显示出印度教会具同情心的一面」,并尊敬她帮助大众在反基督徒的氛围下,看到天主教传教事业的功绩;而这氛围是自二零一四年以来,支持印度教的印度人民党上台后,在印度普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