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证实,这位耶稣因自称默西亚──天主子,在般雀比拉多执政时被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了,正如圣经所载,并如同祂向祂的门徒们预先说过的那样。复活者是那被钉死的耶稣,而不是别人。
他们对默西亚的期望,还是政治性的。以为复活的基督马上就要建立强大的以色列帝国。但是当圣神“如同火舌停在他们每人的头上,众人都充满了圣神”(宗2:3—4)。门徒们就明白了救恩的意义。
然而,在显现给往厄玛乌去的两位门徒时,主耶稣说:“默西亚不是必须受这些苦难,才能进入他的光荣吗?”(路24:26)没有人愿意受苦,更没有人愿意接受本不该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苦难。
当然,主耶稣已经解释了祂自己的苦难和死亡:“默西亚不是必须受这些苦难,才进入祂的光荣吗?”(路24:26,45)因着主耶稣基督,我们才知道,“苦难”,包括天灾人祸等生命的不如意,都有其价值和意义的。
通过主耶稣的启迪,宗徒们开始明白天主在历史中对他们的教导,也日渐理解默西亚,天主子“必须”受苦、死亡和复活的原因。只要是“天主”,就一定是生活的、超越的、贯通古今的、时刻和人有关系有联系的。
前言适逢梵二会议召开五十周年及《天主教教理》颁布二十周年之际,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11年10月11日颁布信德之门宗座文告,隆重宣布:从2012年10月11日到2013年11月24日为信德年。
当天的会议上,有几位核武器的受害者出席见证他们的苦难。教宗向他们致敬后,鼓励他们成为「先知性的声音」,邀请「人类家庭更珍惜美、爱、合作与友爱,教宗还提醒世界,核武器的危险具有毁灭我们及文明的潜力」。
郭老师还耐心地教大家如何在堂区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学习称赞别人,倾听教友们的心声,如何与他人有效的沟通及化解堂区的一些冲突,如何发挥堂区教友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如何召集会议、开会及写提案等大家都受益匪浅
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士在圣座文化委员会主席拉瓦西(GianfrancoRavasi)枢机的率领下,集体觐见了教宗方济各。
本次会议共有7次专场,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河北、辽宁、陕西、江西,四川、广东等33位专家学者(其中主教1名,神父8位,修女1位参加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