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通讯员介绍说,此次助学活动是根据西开总堂爱德小组2011年工作计划定的安排开展的,多年来爱德小组始终针对困难家庭和孤老贫病进行帮扶,这些服务对象最初都是教友,后来小组调整了工作思路,开始对教外人进行帮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天主是爱,当你喜乐地去接纳他时,他便将痛苦转化为爱,爱被舍弃的耶稣就是拥抱痛苦。因为每一个痛苦背后就隐藏着一个耶稣,当痛苦来时,就是耶稣在对我说,如果你不爱我,谁会爱我呢?
接着教宗谈到蒙召宣讲福音的意义说:我们要帮助青年人意识到,做传教的使徒是领受圣洗的结果,是做基督徒的重要部分。让他们知道传福音的第一个场所就是自己的家、读书或工作环境、家庭和朋友们。
当我因右派错案劳改期间,是她在家奉侍婆母,教育孩子,勤俭持家,数十年如一日。在生活最困难的阶段,她参加了里弄生产组,从事手工劳动,以弥补我受到降薪处分后的不足。
赵凤梧主教,1920年6月14日出生于济宁市任城区接庄镇北辛村一个世代奉教家庭。1927年进入兖州教区主教府小修院读书,并学习与天主沟通和交流,以培养对天主,对教会的感情。
一份“信德”的全年邮寄费是20元,这区区20几元,对较高收入的人群来说,它可能也就是一条中档香烟的价钱;但是,对一些贫困地区低收入家庭的主妇们来说,它就关系全家一年的油盐酱醋!
面对这动人场面,以前妈妈讲过的关于姥姥的许多故事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姥姥出生于旧社会一个富豪家庭,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机智过人、品德高尚,还心灵手巧,堪称大家闺秀。
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生长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家庭背景的人来说,对信仰的理解千差万别,尤其从小到大长期接受信仰是迷信的宣传,对信仰的理解和认识非常朦胧而粗浅,对于修德成圣这样的事情更是不求甚解,说到圣人的言行更是觉得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通过几天的学习,年轻人受益匪浅,明白了家是讲爱的地方;更认识到了天主在婚姻家庭中的奥秘和神圣,11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男女怀着愉快而又急迫的心情参加了此次工作坊。
当晚的祈祷守夜礼中有3个感人的见证,分别是一个经历儿子自杀悲剧的家庭、一位因信仰基督而被迫害的巴基斯坦政治难民,以及一位走出年少迷惘阶段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