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主显节也是倡导‘孩子帮助孩子’的少年儿童传教日。这一活动是先教宗可敬的比约十二世于1950年正式发起的,旨在教育少年儿童树立向世界开放的意识、关怀最为不幸的同龄人。
从2010年起,您自己身患重病,克服了身体上的困难,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每天还在祈求天主赐恩于上海教区的教友们,更加热爱天主、孝爱圣母等等。
“我努力生活在平安中,至少我自己这样做,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尽全力地播种和平的种子。我总是要求相互争吵的人、多年互不讲话的人、互相憎恨的人修和。这些微小的和平迹象可以孕育世界的和平。
任何失去亲人的人都知道,从现代文化中可见生者与死亡有着不寻常的关系。大多数人对死亡这个话题都很敏感,对健康的人谈论“死亡”的话题令人感觉有些奇怪。讽刺的是,如果我们多想想死亡,我们会过得更好。
她是救主的母亲,免于罪恶的侵扰,身体和灵魂一起光荣升天,正如主日福音选读的《圣母赞主曲》所描述的那样:圣母玛利亚欢跃于上主,因为祂垂顾了祂婢女的卑微(参阅:路一46-55)。
教宗表明,我们领受了天主的宽恕后,「遂能给予宽恕」。因此,自身的卑微不幸和义德不足,成了向天国、向天主的慈悲敞开心扉的良机。慈悲是基督信仰的核心。
纵观中国天主教的历史,其不但悠久,且像一朵盛开的春花沁人肺腑,芳浸华夏。而天主教的对联文化艺术更是圣爱馨香,独具特色。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汉文字组合的艺术精品。
正在庆祝慈悲禧年的许多义工也在场参加了封圣大典,教宗特别勉励他们效法德肋撒修女的芳表。教宗表示,德肋撒修女的使命沿着城市的街道和存在的边缘,今天继续成为天主接近穷人中最贫穷者的有力见证。
耶稣说: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玛18:35)耶稣告诉我们宽恕是基督徒得救的必要条件,无条件的宽恕更是基督徒的标识。
1、在人们心中播种基督的形象。主耶稣就是天主父爱的化身,播种基督形象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基督的爱、天父的爱。主耶稣要求基督徒相亲相爱,这是基督徒的特色,也是传福音的基础(若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