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在修院的陶成时期既是一个学习的时期,也必须是一个人性渐趋成熟的时期(参考2010年《教宗本笃十六世值司铎年闭幕之际致修生们的信》第5和6条)。
他认为,在修院的陶成时期既是一个学习的时期,也必须是一个人性渐趋成熟的时期(参考2010年《教宗本笃十六世值司铎年闭幕之际致修生们的信》第5和6条)。
然后,当你的同事知道你的信仰之后,就会对你有不一样的看法,他们可能会想“这就是有真正信仰的一种人生态度吧”“所有信天主教的人都会是这样的吧”……这样你就为耶稣作证了,为天主作证了,就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基督徒应有的模样
三、妈妈妈妈兄弟姐妹十个,家里女孩基本都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很多经文都是跟着别人一起念,慢慢记下来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妈妈都不大理解,但她有一个很朴素的信仰:做人就应该信天主,天主是真理!
福传的热情:信友的使徒热诚;宗徒蒙召(玛9:9-13)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早上好!今天,我们开始一个新教理讲授主题,专讲基督徒生活中一个紧迫和决定性的主题:对福传的热情,即使徒(宗徒)的热情。
(《天主教教理》1434)愿我们遵照山中圣训关于祈祷、守斋、施舍的劝勉(参玛6:1-18),加强信、望、爱三德,善度今年的四旬期,让我们在教区的“圣神年”里,回应天父的邀请,与主耶稣同受苦、同死亡、同复活
主耶稣暂时没有回应这位客纳罕母亲的祈祷,是邀请她的信德,即全心信靠天主。有一种对信仰偏差的解释,他们认为,天主是按照人的“需要”而不断适应人,帮助人。
无论是老教友还是新教友,无论是幼童时就领洗信主了,还是年老时才听到主的召叫,我们都将“分享同一的天国”。天堂没有等级尊卑,都是天主的家人。
犹太人的信仰观,将人分为“善人”和“罪人”,善人是高尚的,是天主喜欢的;罪人是可恶的,是被天主抛弃的。其实,天主通过历代的先知们不断地纠正着他们对信仰的偏差理解。
在《信经》中我们宣认基督的旅程:“他下降阴府”。这是怎么一回事?由于我们不认识死亡的世界,我们只可以借着不太适当的形象来想象克服死亡的进程。那些形象固然无法胜任,毕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奥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