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宗取名「方济各」因为他相信服从、单纯、清贫的见证,就像圣方济各一样,可使教会得以更新。多年来他一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多次搭「地铁」、「公车」,常和民众,尤其贫苦的,走在一起。
这样的信仰见证在今天的教会中还有,但已不多见。一个修道者,为了能进入一所理想的学校中深造学习,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不是天主教的。一个十岁的小孩,为了逃避进教堂拜十分钟的圣体,而很轻松地否认自己的信仰。
就让我们不但发自内心地高唱《显示十字架礼曲》,并且怀着真挚的感恩之情,匍匐在地朝拜这伟大爱情的标记和见证吧!原文见甘保禄博客
在信德年里,教宗喻示我们:要进一步大力宣讲《梵二文献》和《天主教理》,认识学习实践反省信德,重新发现信德,着力培养信德,激发新福传的意识,并为我们的信德作出活的见证,基于此,我们必须强化圣经,圣书及教会报刊杂志的学习
看到肉体躺在那里但已非以前的身体,这就是教会告诉我们的,生于灰土而归于灰土,埋葬的身体为日后新天新地复活信仰的见证。
传道人是荒原上的拓荒者,是在旷野呐喊的人,不是在教堂里,不是在鲜花中,不是在掌声中,不是在众星捧月中,而是像若翰、梅瑟、厄里亚、伯多禄一样地为天主的神国开疆拓土、见证福音。
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更大更多更好的善事,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很难遇到做大好事的环境和机会,因此也就应当调整思维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就像被誉为穷人之母的印度德肋撒修女所说的那样,怀大爱,做小事,用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来见证自己胸怀的宽广
在圣神的头顶上则是画了一座山,这是西乃山,也是大博尔山,在这里,人在圣神的引领下见证了天主的光荣。
借着回忆当初皈依天主的感动,让他们再次想到这份信德的伟大;借着小团体的分享,也是对于信仰的一种团体见证。对于他们中的一些皈依的奇事,笔者也写了一些小品文来分享。
一些教区根据教宗文告和信德年牧灵指引,发布了主教牧函,结合本地实际,对神长教友予以训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更多的地方教会有步骤地组织大家学习圣经、教理、梵二文献并积极投身福传使命,以期增加知识、巩固信德,并通过嘉言懿行见证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