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观生活者为了上主而选择身处历史的边缘,却不脱离天主子民,同时也不做个人或团体的主角。“透过默观与上主密切结合,这使每个默观者日复一日地发现自己人性上的深刻面貌。
圣神是他们经验的主角;而今,让圣神屈居次要地位,以自己的行动为先——换句话说,就是以遵循戒律为先——这会是荒唐的作为。圣德来自于圣神,而且是耶稣救赎之恩的白白赏赐:这使我们成义」。
教宗提到耶稣第二次显现事迹中的两个主角,即多默宗徒和耶稣。前者代表我们所有人:“当上主显现时我们不在晚餐厅”,所以“我们既没有其它具体记号,也没亲眼看到耶稣显现”。
一种必须小心警惕的思想是:「把司铎与平信徒区分开来,认为前者是主角、后者是执行者」。教宗强调,「平信徒与牧者必须共同以唯一天主子民的身份」来推进基督信仰的使命。
教会共议同行的主角是天主圣神,要求大家在圣神的带领下,相互尊重信任和深入地去彼此聆听、分享和分辨。周守仁枢机强调,通过对话交流,教会能不断深化对共议同行的认知,推动教会的中国化进程。
他强调了辅祭员在礼仪中的“服务经验”,其中“‘与你在一起’的主角是天主”,并提醒大家“耶稣说过:‘哪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
教宗提到事件中的主角:匝加利亚和依撒伯尔,尤其是玛利亚和若瑟,他们焦急地期待天主的重大承诺和这一降生的奥迹。对奥迹的期待也牵动了第三千年代有信仰的人。
圣史路加描述了这个福音比喻两个主角的“身体姿态”:法利塞人站立着祈祷,而“税吏却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教宗解释道,这个法利塞人对自己很有信心,站得直挺挺的,仿佛他的优秀应该广受赞赏。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7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接见参加哈佛大学世界模拟联合国会议(HarvardWorldModelUnitedNations)的3000名大学生。教宗表明,一个团体的实力取决於它对弱小
接受天主的爱更加困难,因为我们总是想成为中心,我们想成为主角,我们更倾向于做事而不是让自己被塑造,倾向于说而不是倾听。但是,如果我们先去做什么,我们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