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群孩子正在参与弥撒,弥撒形式很特别,应该是法文弥撒,孩子们打着手鼓,摇着哗啦啦作响的铃圈,唱着赞美上主的歌曲,我们一起拉着手唱天主经,互祝平安。
从三月份由唱经班、德兰合唱团组成60人的敬拜歌唱组就开始学习演唱布道会需歌唱的歌曲,由爱心小组和善会组成16人的接待组早已准备就绪,并专门制作印刷了邀请函,号召全体教友都要积极参与,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
为了支持公益事业,陕西省周至教区圣乐委员会主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杨凌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昝益谦神父专程从陕西赶赴石家庄,为来宾演唱了歌曲《感恩》,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堂区组织学圣经三年了,堂口按片分八个大组,选出八个组长,每个组根据人数,分若干小组,周二、周五、主日的晚上,由专人带领在教友家中学习圣经,歌曲舞蹈;周六的晚上神父、会长、组长和教友骨干在教堂大会议室学习圣经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过节日时妻子明明想要收到化妆品,却不直接告诉丈夫,然后不断的抱怨自己年龄大了,皮肤没有光泽了,后某某做美容花了多少钱,等着丈夫“恍然大悟”猜对自己的心思,作出让人满意的决定,曾经有首著名的歌曲就叫做
近年来,不论是在教会内那首一直被传唱的《感恩的泪》,还是在社会中唱遍大江南北的《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这类歌曲不知曾经感动过多少的人
因此心灵关怀的修女们设计了一些活动,例如:歌曲、舞蹈、故事、小品等,在活动中把人应具备的诚信、感恩、殷勤等品格穿插进去,这些活动有时是修女们表演,有时是孩子们自己表演,这样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王有生利用这个平台,与网友们互相交流,通过歌声,将基督新教那些富有灵性生命的歌曲介绍给教友,从而激发了大家的信仰热情和福传精神。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身为台湾光启社(以外制电视节目而闻名的广播电视台)副社长的丁松筠会唱闽南语歌曲《烧肉粽》,会演连续剧里的各式阿兜仔(指外国人),包括清朝画官郎世宁,还在电视上教美式英语。
1992年7月我在绵竹天主堂举办教理班,所辖堂区教友代表被邀请来学习,借机请神哲学院的修生来教中文弥撒礼仪和歌曲,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每天举行中文弥撒,很快的在所管辖的堂区将中文弥撒推广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