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按天主十诫、圣教四规、七罪宗,一遍遍地省察自身的言行,一次次的办神功、发痛悔定改前非。她这样做坚持数天、数月、数年。奇迹出现了,癌细胞没有扩散,而且全部消退,胃变得完好如初。
圣教事务救灵先。真福永生众人享。神领圣体得常生。害灵无食伤肉身。享福之日大有望。热心敬主爱人已。免受诱感不变相。恭敬听从要认真。切莫忘记去丢掉。感谢耶稣来救我。福份知来感主恩。
而上海地区最重要的天主教杂志则是《圣教杂志》,创刊于1912年,先由耶稣会中国籍司铎潘谷声任主笔,1924年至1938年由耶稣会中国籍司铎徐宗泽任主笔,历14年,至1938年日寇大举进攻上海时停刊。
科技发达让各式各样电子产品开始填满人类的生活,因此,教宗也有感而发地说,消费主义兴起,带给人类压力与焦虑,他说,第四点让自己快乐的秘诀,就是关掉电视电脑,培养例如阅读与欣赏艺术等嗜好,以及多花时间与孩子相处
尤其是两个团体在各自的堂区除了弘扬声乐艺术,服务圣事礼仪的同时都能够以实际行动践行信仰,多年为困难人群服务,实践爱德。交流结束前双方交换了唱经本以及光盘资料,还共同演唱了圣歌。
參、礼仪空间的例证与灵修 梵二之后的礼仪空间,有许多精采之作,有些充满本地化的趣味,有些艺术成就甚高,有些神学意蕴深厚。现在,就让我们一一欣赏,并体验其在灵修上的丰美。
虽是一座欧式教堂,但却具有相当强烈的新西兰艺术元素,如大教堂的某些壁画就突出表现了毛利文化,内部的某些雕塑作品也以新西兰的花鸟鱼虫作为主题。1881年11月1日,基督城大教堂正式被祝圣,投入使用。
狄克森说:「我相信这座纸教堂能成为宗教艺术建物,深受大家喜爱。」
在他的故乡已开始了庆祝活动,有多项向他敬献的宗教艺术展览和剪报评论。
无疑,竞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奖励他们的艺术才华,而是让孩子们懂得他们是教会生活的主角。通过绘画展示团结互助、传教、爱与福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