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上讲:“罪恶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中:任何人企图忽视或以其它名称表达这晦暗的事实,都徒劳无功。”
教宗继续说:“要求在那饱受折磨的地区立刻停火的声音并没有受到接纳,面对这个苦涩的事实,我感到急切需要重申我的迫切呼吁,要求每个人献出自己的所能,共同缔造一个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道理的背后需要有事实的支撑,它才会显得实在,没有漂浮感。就拿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体会做个说明吧。每天去教堂,尤其是清晨,美梦常常被闹铃声唤醒,到了冬天,早晨六点就从家出发了,一路上披星戴月的。
那被派往安提约基雅去查明情况的巴尔纳伯就拥有一颗向天主开放的心,他没有对外邦人皈依的事实感到愤慨,因为他接纳新意,愿意被天父吸引到耶稣那里。
教宗指出,老人看梦境和青年见神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事实」。许多结婚50、60年的夫妻前来梵蒂冈晋见教宗时,教宗总会感谢他们的见证,并鼓励他们说:「请你们让青年看到你们的恩爱。」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自己则比那些经常祈祷而变化不大的教友强多了,但事实又是怎样?自己果真十全十美、完美无缺?一点失误也没有吗?就这不常进堂祈祷一条,就是最大的失误!
耶稣更正了若翰的观点,明确地告诉他瞎子看见,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的事实。教宗评论道:伟人们经得起怀疑,这很好。
这却是事实。对自己说‘天主爱我’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这爱是我们安全的根基,我们希望的根基。
他们以前被称为外邦人,「受到非难」,当他们成为信徒时,依然被视为「次等信徒:没有人说破,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是对圣神的封闭、反抗。有句话总是令人故步自封,让你裹足不前:『以前都是这样做的!』
譬如:夸大事实,颠倒是非,火上浇油的话语。如果有,悔改吧。我有没有做过一件违背良心的事?譬如:挑起事端,挑唆他人,助纣为虐的行为。如果有,悔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