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对话,我们可以扩大天主慈悲的标记,使之成为接纳和尊重的管道。
教宗勉励他们培养「活泼的慈悲」,敞开大门,接纳那些想要加入却资格不符的人,诸如:「父母没有在教会内举行婚礼的家庭,过去或现在处境困难,却努力奋斗的男女,以及受伤的迷途青年。
教宗承认,在教会历史上教宗国也曾实施死刑,忘记了慈悲胜过公义。我们承担过去的责任,承认那些手段更是一种严守法规者的行为,而不是基督徒的观点。
每当一个人进行自己一生最後的良心省察,发现欠缺远远超过善行时,他不应气馁,但要信靠天主的慈悲。这将赋予我们希望,开启我们的心灵!教宗提到的另一个人物是荡子,以此进一步解释天主的爱。
这一切的慈悲之举将是我们在生命结束时被审判的依据。因此,教宗勉励尊重人性、公正、中立和独立的基本原则。
良好的审美必然唤起我们健全的环保意识与慈悲包容情怀」。
教宗方济各藉着两道手谕《主耶稣温和的审判者》(MitisIudexDominusIesus)和《温良与慈悲的耶稣》(MitisetmisericorsIesus)提出婚姻诉讼程序的改革,又在《爱的喜乐》
而事物总有正反两个方面,你对狗呵护有加,就不可避免冷落了人间亲情,千万不可误入人狗颠倒是非淆,对狗慈悲对人刁的歧途。
但是,人在面对这慈悲的容颜时必须做出决定,如果他认为不论如何,天主愿意任何人得救,无关人类的意志,这样一来就没有人类所需负的责任,不论是关于他的得救或他失败的存在。
我如果以跟随耶稣为基督徒的尺度,我将以同样的尺度受审判,而且是在极大的怜悯、同情和慈悲中受审判;但是,如果我的方式是尘世的,我只利用基督的信条,我去参与弥撒,但我以世俗的方式生活,我将被这样的尺度所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