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见到的比喻可以分成三大类:明喻、暗喻和寓言。明喻就是明显的把两件东西放在一起来比较。明喻的开头通常都有“如”、“好像”、“就像什么”,这些字眼的出现,这说明以下的经文就是比喻的经文。
礼仪结束后教友们就陪老两口聊天,得知梁奶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毕爷爷可以全面认识天主,真心自愿领洗入教!
这几次关于灵魂的有趣辩论至少可以引起大家思索,不会武断地认为有灵魂的说法是不屑一谈的。实际上灵魂的存在,是有多方面证据的。1985年4月12日《青年报》发表一篇文章:“人的灵魂能升天吗?”
这种和天主的亲密关系可以抗拒各种诱惑。这种和天父的亲密关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基础。因着爱我们的天主,我们知道,在人生的任何境遇中,我们都充满着希望。
通过注视圣诞场景,在圣诞场景前祈祷,我们可以体验到天主的这些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特质。亲爱的兄弟姊妹,圣诞场景就像一口小井,可以从中汲取天主的亲近,是希望和喜乐的源泉。
禧年正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通过满足特定的条件,如告解、跨越圣门、前去圣殿朝圣、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祷,人们不仅可以获得宽恕,甚至可以回到领洗时的恩宠状态。这就好比是一次大扫除,一次彻底的清洗。”
这是要唤醒人类,使其从妄自尊大的催眠状态中醒来;人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而陷入催眠,认为自己是一个完全自主和可以自我为准则的主体,脱离了各种社会关系,忘记自己受造的属性。”
问13:以色列人与外邦人或他们的神可以立约吗?答:绝对不可,因为那会成为陷阱,引诱他们偏离正道,事奉偶像,得罪天主。问14:若以色列人事奉上主,会得到哪些祝福?
锺神父接受专访时,感恩自己的圣召并没有失望的时刻,提到“青年与希望”,锺神父认为可以作许多事情:“十分现实的是,看着一个社会的转变,便会发现到需要做或可以做许多事情。
可以想见,教宗方济各将以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作为楷模,引导教会成为贫穷的服务者与和平的缔造者,以此来重建(recontruction)教会。唯其如此,基督徒才能将心中的信德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