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未来变得美好,需要的不是单边行动,而是面面俱到的政策」。「历史教了我们这一堂课,但我们一直没有学会」。教宗勉励每个人「克服因恐惧而裹足不前的心态,以及害人性命的冷漠」。
教宗继续向这些艺术家们说,他们的音乐“帮助人敞开心扉,不忘受苦的人,作出分享的具体行动。这些行动给许多家庭带来喜乐,他们渴望透过教育给自己的子女开辟未来”。
经历了五年关于信理的省思与对照后,家庭牧灵工作进入行动环节」。在圣父教宗的敦促下,圣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发展了多项牧灵工具来协助各地教区和主教团」把《爱的喜乐》劝谕的训导「化为牧灵行动和创意」。
这不是依照教会法结束一段其实早就失败的婚姻,而是实际上我期盼通过这个非凡的牧灵行动,时时刻刻促进天主教信仰,为保护信仰!」第三个关键词正是信仰。教宗强调,圣座教义部「蒙召不仅捍卫、更要促进信仰」。
她强调,全省统一战线要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
就基督信仰的观点来看,该启发恰恰出自于礼仪生活、圣神的行动,而非纯粹出于人的主观。教宗表示,“礼仪中的艺术必须与圣神的行动相契合”,唯有如此才能摆脱主观判断和文化潮流。
不过,培育传教工作不能仅止于理论的训练,而应按照循序渐进方式,明智地从培育工作之始便学习,一切都在信德光照下去观察、去判断、去实行;以行动来成己成人,如此进而积极地为教会服务(二)。
教宗最后总结道:“在每一个怜悯的行动中,在每一个爱的行动中都显示出了天主的面容。”(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就像爱一个人一样,不能只是口头上说“我爱你”,更需要的是具体行动来表达。因此,斋戒也是一样,不能说精神上守斋了,心中有主就够了,这是虚伪的,不可取的;如若这样,这与“佛在心中坐,酒肉穿肠过”何异?
耶稣担心门徒们的劳累,他也发现了一种危险,这种危险也许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使徒工作中,例如在推行任务或工作向前发展时的热情,导致我们成为行动主义的牺牲品;太担心要做的事,太担心结果,是一件糟糕的事,令我们的行动失去了原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