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仰基督之后,往往有逐渐失去读经读经灵修的动力,除了以上所指的生活因素之外,还有可能是与我们看待圣经的态度有关。
生活在物质利益不断膨胀的社会,在享受、欲望面前,许多人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迷失,一些人甚至僭越人生的底线。人们曾经批判现实,又不得不在利益的诱惑中放低脊梁。
慈悲禧年中,想必我们大部分人都在不同的时间段去了教区主教座堂、圣地参加各种活动。大家在去主教座堂前是否有朝圣的心、做了妥当的准备而去呢?
实际告诉我们物质的享乐,不仅是我们最高的追求,人还有精神的、灵性的渴求,必不可少,绝不可忽视!俗话说:知足常乐!还说:一份精神一份财,没有精神财不来!
我给你们一条新的命令,你们要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若13:1-14,13:34) 每年的圣主日是一年中举行圣教礼节最隆重的一周,其中就有按礼节经上规定的形式举行濯足礼。
虽然我们深信,救主耶稣的神性、人性、灵魂、肉身、宝血,全在饼酒形内,是我们的生命神粮,是我们的灵魂饮食,但由我们对待至尊圣体的疏忽、冷漠、毫无真诚热情的态度来看,任何人都会对这端奥理产生怀疑。
神父的形象一般都比较好。尤其在祭台上的形象更是让人感到一种高贵、圣洁和不容侵犯。由于领洗时间比较短,我认识的神父寥寥无几,我只对袁神父了解得比较多,那么我眼中的袁神父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983年秋,内蒙古的一个劳改农场。那时,在特殊时期从各地来的教友们,都已在农场被安置就业,因多年在一起又有共同信仰,自然互有往来。一天,一位温州教友告诉,下个星期日在生产队的一位教友家有弥撒。
在这之前,他是混帮派的老大,进出监狱的常客。为了反抗管教严厉的父亲,他辍学离家、流浪社会,自然结交了一帮坏朋友。古人说:“为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生,日有所长;为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消。”
按照教会传统说法,魔鬼、世俗、肉身乃是人的三大仇敌(简称“三仇”),因为它们常会阻碍、干扰人顺服天主的旨意,引诱人做违反天主美善的坏事——犯罪作恶,得罪天主,最终丧失灵魂、失落天国永生,故此人人都该万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