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勉励候洗者:不要做挂名的基督徒,而是要尽基督徒的本份,在教会内成长,在团体当中建设自己。
韦尔比总主教则期勉他们说:「愿你们为福音作见证的大公合一精神成为改变我们团体的标记。」当晚礼仪的读经选自《匝加利亚先知书》,阐明上主是善牧。
现代名词有关司的用法仍遵古制,称发号施令的人为司令,管理机器的人是司机,在团体中管理账务和杂务的人是司事。在教堂或音乐会中弹琴的叫司琴。司如果放在一个名词的后面,它的意义就成为一个组织或官署的名称。
教宗接着谈到上个主日的服刑人慈悲禧年,并表示他於当天下午会晤了一个服刑人团体。他们对我说:‘我们要去马梅尔定监狱分担圣保禄的孤独’。多麽美啊!这话让我受益。
教宗提到牧人的图像说,圣座是一个服务的团体,我们作为教会的牧人,让天主善牧的容颜照亮我们、净化我们、改变我们、彻底更新我们的使命,必然对我们大有益处。
人在一个团体,一个家庭内才能找到学习人性成长的‘气候’和‘温度’,知道自己不是应邀专为‘消费和被消费’的对象。
诵念三钟经後,教宗提及东方教会团体将於隔天元月7日庆祝圣诞节。教宗怀着「喜乐的友爱精神」,祝贺他们在圣诞节充满「光明与平安」。
但当记者问到说一些政治团体正在利用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煽动仇外、排外的民族主义情绪,如特朗普就是典型的例子,再就是奥地利和瑞士,你难道对这一现象不忧虑吗?
此外,教宗也详述了得过且过的诱惑,它能逐渐在我们内心、我们的团体安家。这种心态使我们成为反动分子和胆怯的人,只让我们向後看,着眼於过去的光荣史,却不激发会祖们的先知性创意,回避今日的挑战。
教宗以3个要素期勉《公教文明》团体:不安於现状、不自满,且要具有想象力,同时推举3位耶稣会士作为主保,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使命中继续奋勇向前。第一个要素是不安於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