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天主有实效的慈悲,在为了人类得救而降生成人的耶稣身上成了爱的慈悲。教义部的工作就是在这慈悲中寻找自己的首要根基和适当理由。基督信仰不仅是需要存留在记忆中的知识,也是生活在爱中的真理。
弥撒开始前,表情凝重的本堂丁神父双手捧着镶嵌着黑纱的范路易神父遗像轻轻放到祭台下方耶稣慈悲圣像前。弥撒在上主,求你赐给他们永远的安息,并以永恒的光辉照耀他们的进堂曲中开始。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考验并因此而受苦,但这正是我们受邀注视耶稣苦像的时刻。耶稣为我们受苦,与我们共苦,成了天主不遗弃我们的可靠证据。
至於纳因城的寡妇,耶稣遇见这名寡妇和她年轻独子的送葬队伍时,对这母亲动了怜悯的心,上前对她说:「不要哭了。」然後,耶稣按住棺材说:「青年人,起来吧!」教宗指出,这两段福音章节都蕴含「由心到手的旅程」。
耶稣明确说了:谁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个这样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谁若收留我,并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来的(谷九37)。
当若瑟和玛利亚把耶稣献於圣殿时,接待他们的是两位长者。他们是民族的智慧,懂得赞美天主,愿意让他们的智慧伴随这孩子成长。因此,教宗鼓励祖父母多与自己的孙侄辈交谈,将智慧传递给他们。
耶稣问候宗徒们说:「愿你们平安!」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强调,主耶稣的这句问候「创造了一个联系,一个和平的联系」。这句问候「使我们团结一心,缔造精神上的合一」。
在当天的福音中,耶稣把商贩赶出圣殿。这些人把天主之家、祈祷之所变成了贼窝。教宗解释说:上主让我们明白什麽是反基督的种子,什麽是敌人的种子,毁灭天国的种子,它就是贪恋金钱。贪恋金钱的心是一颗拜偶像的心。
当天福音叙述耶稣称谢天父,因为祂把救恩奥迹,自己的奥迹启示给了小孩子。教宗说,天主喜爱那些理解祂的奥迹的人,这些人不是智慧和明达的人,而是小孩子,是有孩子之心的人。
在我们等待耶稣时,这份喜乐触动我们的内心深处。耶稣早已来到,带给世界救恩;祂是应许的默西亚,藉由童贞圣母玛利亚,降生在白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