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感人小故事
2012-10-18

在我来看,如果我们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我们必须从最基本──家庭开始。年轻人——其实是每一个人──需要家庭温暖。如果他们无法找它便会很难学习怎样与他人融洽地相处。

特稿:在基督内生活——追求圣善,勤勉祈祷,奉献爱心,缔造幸福
2013-06-14

由这点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问题:要构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和谐的团体、一个和谐的国家、一个和谐的社会的基础不是经济,当然更不是金钱,它是一种信仰,是一个对神——天主的依赖

圣职部 实施训令 堂区团体的牧灵转变
2021-06-04

保禄所写的一些章节,都向我们展示出像家庭教会一样的小团体,保禄宗徒直接称之为一个「家」(参阅:罗十六3~5;格前十六19~20;斐四22)。从这些「家庭」,我们能觉察到首批「堂区」的诞生。

观点:从美国天主教神职及修道圣召的演变看今日的中国教会
2012-11-15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人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家庭的发展和建设上面,多子多富的思想可以说比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称,在战后几年内出生的美国儿童多达七千万以上。

第三个千年黎明 中国青年司铎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019-05-21

另外“信德”上为丁文亮小教友捐款,为广宗董里集建堂捐款、为宁夏八户教友的家庭重建。  我们总也不要忘记上主的圣训,并付诸于行动。  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喜欢人认识天主胜过全燔祭。

访教会史博士田炜帅神父
2015-06-03

那个时候家庭住房紧张,田炜帅好几年时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有一台短频收音机,那是他的宝贝,因为可以接收到电台的讲读圣经,于是田炜帅从11岁起就成了爷爷的读经员,每天晚上给爷爷读一章献县版的《新经全集

孙中山广州脱险记
2011-10-25

——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皈依基督信仰孙中山于1866年11月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台湾礼仪委员会执行秘书潘家骏神父专访
2012-03-02

记:我们知道您的家庭有着民间信仰的背景,而您想要做神父,遇到过什么阻力吗?潘:其实,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父母的反对,我觉得当一名教友就很满足了,根本没有想过要当神父。

从教外人到保禄“弟子”
2012-09-19

四、身教重于言教刚刚步入知天命之年的王一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丈夫是一位修养有素的知识分子,知道她做的是正义的事,不但不反对她,还特别叮嘱她不要人家路费,不收任何报酬。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第二十届病患日文告
2013-02-27

对于所有在健康照护医疗这领域工作的人,以及那些在亲人身上见到上主基督受苦面容的家庭,我再次表达我,以及教会的感激,因为即使经常是在未提及基督之名的状况下,但透过你们的专业和默默地,你们已经以具体的方式将祂展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