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教会的性质就是传教性的,教会只有认真履行基督的命令,才堪当救恩分施者的称号。所以,为使天主的救世计划,尽量接触到各时代、各地区的每一个人,全体教友都有参加福传的崇高任务。
1959年赴罗马深造,1961年被派到越南传教,1963年到台湾服务。曾先后担任耶稣会彰化静山文学院院长、台北县徐汇中学校长、台湾光启社社长等职。
二、恩宠满溢后来本堂神父请了河北的一位修女来传教,当地的方言对于北方人来说很难听懂,汪姐会说普通话,再者两人都是70后,有共同话题,很聊得来。
于1950年在印度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其后更陆续成立“儿童之家”和“垂死人之家”。1979年,德兰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7年9月5日死于“仁爱会”总部加尔各答,享年87岁。
藉此机会,隆巴蒂神父不但回顾了教会在中国的传教历史,而且提到教宗方济各屡次表达渴望对话与相遇。他说:教宗正在让我们习惯於很自然地谈论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发展这种关系的愿望。
教宗认为从耶稣诞生到耶稣升天中,缺少了耶稣公开传教生活的奥迹。耶稣在约旦河受洗时,被称为天主所喜爱的儿子,宣布天国的来临。光明的奥迹就在这个特殊的意义中显示出来,当我在世界上的时候,我是世界的光。
1957年分别在河间大超市、范家圪哒一带传教。1959年回献县总堂参加农业劳动,文化大革命期间离开神职,回乡劳改。1985年恢复神职。1988年被分配到本教区即湖北省蒲圻教区执掌教务。
尽管牛坊教堂的神父经常调换,杨女士坚持为教会做报纸收发员,资助教堂,在堂内领经并参加唱经班等,有时还随着教友们到附近村庄去传教等活动。
日也表示,梵蒂冈并非俗世国家,对外关系首重全球牧灵与福音传播,它也非常关注中国教会教友问题;梵蒂冈教廷国务院长帕洛林枢机主教今年9月赴台会晤台湾副总统陈建仁,谈到梵蒂冈与大陆的关系时曾说明,梵蒂冈基于传教及牧灵的目的必须与中国大陆对话
耶稣的生活,尤其是在祂公开传教的3年里,总是在与人的相遇中度过。在祂所会晤的人当中,病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福音用了很多篇幅叙述这些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