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邀请众人省思,自己祈祷是出于信德,还是习惯?「祈祷时,我们要当心,切莫成为习惯性动作,却没有意识到上主的临在,没察觉到自己正在与上主交谈,而祂能解决问题。」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找回自己。这意味著换一面镜子」,以贫困弱小者为镜子,从他们身上看见天主、看见自己。
没有母亲的世界就没有前途,盈利和利润单凭自己无法提供未来,有时甚至助长不平等和不公。母亲则让每个子女感到有一个家并赋予希望。”
我们只想到现在,想到拥有、出众、把自己安置好,就好像我们永远不会离开(现世)到上主等候我们的另一个生命中去一样。为了准备好与主相遇,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与祂合作”,并且“在祂的爱的启发下行善”。
遇害前,加利亚多神父因拒绝背弃自己的信仰而遭受严刑拷打。在他殉道21周年之际,菲律宾南部巴西兰岛伊萨贝拉监督区5月3日正式开启了加利亚多神父的列真福品案。
教宗说,这种自觉和接纳自己的局限让我们看到他极尊重和信赖别人的自由。菲奥里托神父的“帮助”是让别人自由地恳切希望得到帮助。因此,灵修上的“帮助”是帮助人自由。
今年,我们从“我第三”这句话开始——意思是:我们要把自己置于首位的意识,转变为:天主第一,他人第二,我第三。另外,我们也提供十个能令你的四旬期过得有意义的建议和六个四旬期特别斋戒。
“我们不把时间用在家庭中的交谈,而更喜欢个人的消遣;我们忘记祈祷,而随从自己的需要;我们忽略爱德,以日常事务的紧迫性作为借口。
他让我突然醒悟,我目前糟糕的情况其实都是自己抱怨造成的,所以决定停止抱怨,开始改变。第一年,我只是微笑地对待所有的乘客,我的收入就翻了一倍。
为使孩子们快乐,过去很多年他一直扮演小丑角色,如今50多岁的他做回了自己,不化妆,也不作做。在有着1000张病床的医院里,随时准备好去倾听、安慰、陪伴病人,安抚他们,逗他们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