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机说:「我们所有人都受召与教会牧人﹐特别是与伯多禄继承人合作﹐为了达致圣教会的合一。」 那么﹐教宗的最终使命是什么?
我们所有人都被召叫﹐不是去分享我们自己﹐而是去分享这三合一的『真理、仁爱与美善』。」教宗也再次强调天主圣神才是教会生活真正的主角﹐回应本笃十六世的话﹐说:「基督是教会的中心﹐不是伯多禄继承人。」
那我们自然无法领悟基督十字架的智慧和道理;如果懂得,那我们也一定能够像圣保禄宗徒那样,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言:犹太人要求的是神迹,希腊人寻求的智慧,而我们所宣讲的,却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这为犹太人固然是绊脚石,为外邦人是愚妄,但为那些蒙召的
父亲的补赎做完了,天主就召叫他回到了天乡。
,据报刊杂志文章所载,不少外教人士通过一本圣书,或一篇报刊文章的阅读吸引,从对教会“神秘”“迷信”的观念有所改变,到兴趣使然进尔学习,吸取丰富的精神素养,最终皈依天主教,成为一名虔诚的信徙,甚至蒙受圣召晋铎成为神父
教宗在这一章中首先举出旧约人物亚巴郎为典范,说明了信德就是聆听天主的圣言,就是蒙召走出孤立的我,向新生命和对未来的许诺敞开心胸。
我需要与人交往,去寻找人,与人交谈…每个人必须度上主召叫他度的生活。不过,我认为简朴、节制的生活对为教会服务的所有人都是必要的。
那就是勇敢的爱,是给穷人的爱;但他作出非比寻常的事,例如召开了梵二会议。」他说:「他是爱护穷人的乡村神父。」
我们都受召按新的身份生活,这身份就是天主子女的身份。天主圣神也藉着圣言和圣事,把耶稣的十字架赐给我们,藉着十字架的力量,我们就愈来愈能与基督同行。
有一天上主召叫我们的这位信德之父启程上路,离开自己的故乡,前往祂所指示的土地。从那时起,我们信徒的身份就是走向福地的人的身份。这段历史始终有上主陪伴!上主始终信守他的盟约和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