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圣奥斯定以他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们:“我的心除非完全憩息于天主内,它不会安宁。”可见幸福生活是需要有智慧之光的指引———获得了智慧的果实———上主的大爱。
(参阅若4:23)对此,大圣师奥斯定在《忏悔录》中说:“主,我爱你太晚了,你怎么会在‘我’内而我在‘我’外?我在外边找你……你在我身边,我却醉心于外物,远离了你。”
用圣奥斯定的话说,天主圣三是爱者、被爱者与爱本身”。教宗继续说:“在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够看到天主,但是天主却让自己给认识出来,因此,我们可以用圣若望宗徒的话说:‘天主是爱’(若一4,8.16)。
答:此行中有极为重要的大公主义的时刻:在里根斯堡主教座堂举行的晚祷。不过,我们说整个旅行期间都具有大公意义,因为将重点集中在对天主和哪个天主的信仰上。
代表欧洲的英国主教团主席尼科尔斯枢机强调:「世界主教会议的全体大会和议程帮助我们克胜在世界上和教会中以欧洲为中心的观点。」
教宗方济各在派遣礼中向传教士们说:「一千四百年前,圣额我略教宗正是从这里派遣天主的仆人、坎特伯里首任总主教奥斯定,以及他的同伴们前去宣讲天主圣言的喜讯。
教宗引用圣奥斯定的话说:我害怕错过上主,也就是说,上主藉着某一个弱小者从我身边走过,我却没有意识到那是耶稣。如果我们还是冷漠无情,必会错失与耶稣的相遇。
这正是斯德望谴责公议会成员的罪:『你们和你们的祖先总是反抗圣神。』反抗圣神的话是:『不行,以前都是这样做的,现在也必须照样做!』『伯多禄,你别带来这些新意;你冷静一点,服用一片镇定剂,冷静一下。』
记者更指出,雷根斯堡主教鲁道夫·弗罗德霍尔泽(RudolfVoderholzer)甚至抱怨天主教徒在政治方面变得「无家可归」。
耶稣不劝人按照斯多亚主义哲学家的方式,以英雄主义的态度来忍受痛苦处境。耶稣分担人的痛苦,一遇到受苦的人,祂的内心就涌出慈悲之情,这是基督信仰特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