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教宗提到慈悲禧年诏书,明确指出耶稣看到群众跟随祂,就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就像迷失的羊,筋疲力尽,没有向导。为此,耶稣慈爱地治愈被领到祂面前的病人,或者使大批群众得到饱饫。
因此,教宗引用福音中被耶稣洗脚的伯多禄和首先见证并传报耶稣复活喜讯的玛利亚玛达肋纳二人为例,讲述耶稣是如何通过接纳他们的脆弱,然后以谦卑的服务方式而坚强他们的过程。
耶稣说:“不要把祭献的圣物给狗。不要把珍珠扔给猪,它们会糟蹋了珍珠,反过来咬你们。”
福音记载说,耶稣十二岁时与若瑟和玛利亚一起上耶路撒冷去过节。但回程时他们发现耶稣不见了,便折回耶路撒冷在圣殿里找到祂,祂正与经师们交谈。
教宗指出,“司铎守独身,以及愿意守独身,纯粹是因为耶稣守了独身。守独身的要求首先是奥秘,而非神学性的”。司铎职务有时被相对化或遭到曲解,但教宗强调,“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去改变司铎职务的本质”。
弥撒读经福音后,李主教在讲道中阐述了圣诞节的意义,并鼓励大家说,“今晚救主耶稣为我们诞生了,普世教会隆重庆祝圣诞节,耶稣圣婴降生于寒冷的山洞马槽中是为了救赎我们,我们应该钦崇、朝拜、感谢、赞美他,更应效法耶稣基督的良善心谦
今天礼仪的福音(参阅谷12:38-44)给我们讲述了耶稣在耶路撒冷圣殿,在人民前谴责一些经师的虚伪态度(参阅38-44节)。
建立圣体耶稣在祂死亡的前一天晚上,在与祂的宗徒们共进逾越节晚餐时,建立了圣体。
在圣经上我们见到的,至少有伯多禄这个例子,在他三次不认主的时候,福音记载耶稣回过头来望他一望,我想耶稣不是瞪他一眼,而是以慈爱的目光望着他,这样,伯多禄便按捺不住,福音说他立刻走出去痛哭。看!
7.促进和平的人多么有福啊;上主要称他们为儿女耶稣不只是称保持和平观念的人为有福,而是那些让他们内心的和平对外产生影响,促进外界和平的人。从语言上就可以看出和平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