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呼吁道,作为弟兄姐妹,“我们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每个人“在其岗位上蒙召共同负起责任,建设一种基于共同价值观的文化,这些价值观将人引向团结、互相尊重及和谐共处”。
因此,搭建圣诞马槽等同于「庆祝天主的临近」:天主始终与祂的子民同在,但是道成肉身的时刻,祂与世人「亲密无间」。祂不是不问世事的判官或是高不可攀的君王,而是「谦卑的天主圣爱,降临在我们中间」。
教宗最后提醒道:「我们经常祈祷,向上主求恩、谢恩,但是教会必须藉著朝拜的祈祷走得更远,我们必须在朝拜方面有所增进。这是我们应当每天学习的智慧。在朝拜中祈祷:朝拜的祈祷。」
赵庄堂区的郝神父分享时提道,赵庄堂区的一个初中生看到大家都在为疫区奉献爱心,就对他说:“神父,我也没有钱,但是我还是愿意为那些可怜的人们表达一份心意。”于是,他就把自己的10块钱零花钱捐了出来。
教宗最后总结道,“让我们向上主祈求彼此亲近的恩宠”,“有哪个大民族的神这样接近他们,如同上主我们的天主,在我们每次呼求祂时,这样亲近我们呢?”
这种亲近是天主的风格,祂也在道成肉身的奥迹中亲近我们。上主在一旁安慰人,不说空洞的话语,而是喜爱静默。这是「亲近的力量、临在的力量」。上主「沉默寡言,却亲近陪伴」。耶稣安慰方式的第二个特色是真理。
教宗警惕道,有些道路无法通往天国,例如:权势之路、世俗之路、自我肯定之路、自私自利之路。耶稣的路则是「谦卑去爱的路、祈祷的路、温良的路、信赖的路、服务他人的路」。
教宗在圣方济各的墓前签署《众位弟兄》通谕(梵蒂冈新闻网)在教宗方济各的第三道通谕《众位弟兄》中,“兄弟情谊”的概念具有稳固的神学根基。
教宗总结道:耶稣进入约旦河不是为祂自己,而是为了我们众人。祂打开了天门,如同梅瑟打开红海一样,使我们所有人能通过祂而进入天国。耶稣把祂的祈祷赐给我们,那是祂与天父爱的对话。
教宗总结道:“让我们在福音中重新发现耶稣是祈祷的导师,并接受祂的培育。我们将会获得喜乐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