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救一个灵魂,又救一个灵魂……”,也不知道念了多长时间,从大声到微声,再到默声,碗里的黄豆逐渐增多起来,但人却越来越困乏,虽然强打着精神,但终于熬不住,不知何时,眼皮一合进入了梦乡……现在每每想到那1000
教宗同隐修院的修女们见了面,向她们谈了默观生活的价值。
教宗同隐修院的修女们见了面,向她们谈了默观生活的价值。
耶稣复活后,在厄玛乌的途中对两个门徒说:“默西亚岂不是必须先接受苦难,然后才进入他的光荣吗?”
(默11:17)可是在整个祈祷中,从开始就贯穿着现在时:我们的天父——我们知道他用手牵着我们,同我们在一起并保护我们。
教宗同时提醒他们研读教会的学科时,绝不能与祈祷、默观分离,但要时时与天主契合,否则,对天主奥秘的反省与研究必将沦为空洞的知识演练。
(默12。11)福传人员应有的心态是作天主恩宠的见证人,透过用心聆听每一个人的故事,见证天主的恩宠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效果和显示。愿主祝福您!我亲爱的主内兄弟姐妹。
让我们也在山洞前停下来,默观这一幕,反省它的意义”。教宗继续说:“牧人是基督诞生最先的见证人,在他们眼前的不只是耶稣圣婴,更是一个小小的家庭:母亲、父亲和刚刚诞生的儿子。
教宗说,耶稣在约旦河接受若翰的洗礼,他以这个行动强调了以色列在等待默西亚的来到。他从那些抛下自己的家和日常事务的人们身上,看到他们深深渴望着一个不同的世界和一些新的话语。
换句话说,我们以圣母的眼光来默观救恩的奥秘。如果对这一点有了明确的认识,你就会体认光明五端的必要和意义,因为回想这些事件可以帮助我们默想基督的传教生活,使我们对救恩有更完整的认识。